-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图1、和公猪接触的方式和频率对小母猪10天内发情反应的影响(Zimmerman等,1998)、公猪性欲对小母猪平均成熟日龄的影响(Zimmerman等,1997)诱情(一)*⑴后备母猪在150-160日龄时进行换圈或合圈(假设它们145日龄时体重达到95公斤),然后每天让它们和10月龄以上且性欲旺盛的公猪鼻与鼻相接触,此法还有助于使它们首次发情同步,有利于配种计划的实施,便于实行催情补饲;⑵在后备母猪配种前至少3个星期让它们和公猪接触还有助于减少后备母猪由于害怕公猪而出现的非正常站立反应的发生机率;⑶诱情时把公猪赶到母猪圈内,每圈的母猪数量最好为6-8头。诱情前公猪要先喂饱,同时确保母猪圈内地板不能太滑和潮湿、料槽和饮水器不会引起公母猪受伤;诱情(二)*诱情公猪和后备母猪接触的时间应为15分钟,一天两次,间隔8-10个小时,如果同圈内的母猪数量较多,那么和公猪接触的时间需要更长一些。另外在夏天,往往由于高温而使发情表现不明显,需增加公母猪接触的次数。小母猪在初情前不能与公猪连续饲养在一起。发情鉴定*压背出现静立反射;1耳朵竖立,目光呆滞;2外阴红肿,并有粘性液体流出。36、疫苗注射和药物保健*后备母猪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必需的疫苗注射和体内外寄生虫病的清除,确保后备母猪健康投入生产以至不把疾病带给下一代。常规免疫接种疫苗: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执行,免疫前要添加适当的抗应激药物。用药净化:净化后备母猪体内的细菌性病原体,预防呼吸道疾病、猪痢疾、回肠炎。⑶控制寄生虫病:蛔虫、结节虫、绦虫、线虫、鞭虫、肾虫、外寄生虫(螨虫、猪虱)等。321后备母猪管理程序(第一阶段)*此阶段为隔离、适应阶段(一周)注射长效广谱抗生素,也可要求种猪场在起运前注射。目的是减少运输、环境、营养、合群等应激,主要表现如:下痢、咳嗽等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广谱抗生素(如支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T料。利高霉素,氟甲砜霉素等)连续使用7—10天,以净化一些细菌性病源。后备母猪管理程序(第二阶段)01此阶段为免疫、驱虫阶段(二周)02从外场引进的母猪还要进行以下工作:疫病控制(一)*调查种源场有无重要传染病。严格的隔离和适应,至少45天。远离原有猪群,由专人饲养。加强检疫,防止引进重要传染病的隐性感染者。观察、采血检验—免疫状态、疾病感染情况。适应:疫病控制(二)*由于各个猪场的微生物环境不一样,都有其特异性微生物,引进后备母猪的适应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后备母猪的适应决定引种的成败。0102具体做法:后备母猪的适应(三—五周)*1从第四周开始(此时疫苗已产生免疫力),将原有猪群的淘汰老母猪并入后备母猪栏或将胎衣浸水24小时后给后备母猪喝(约一周)。以使后备母猪通过自然接种对原有猪群的病源微生物产生免疫力。2在适应阶段应随时观察猪群,并在适应阶段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药物(同上)7-10天。3这种接触应在隔离区进行。合群*21经6-8周的隔离观察,如果后备母猪健康无病就可考虑与原有猪群合群,达到日龄的开始诱情,达到体重并已第二次发情可以配种。在合群以前应对后备母猪再进行一次挑选,对于不符合种用标准的淘汰。*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小组后备母猪的重要性*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其培育期的生长管理和疾病控制对其生产潜能的发挥,甚至对其终生生产性能的表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决定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商品代场疾病的根源在种群,而种群疾病的源头在后备母猪群,可见后备母猪群阶段的培育和健康管理在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在生产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选种标准后备母猪的营养特点参数控制标准饲养管理要点疫苗注射和药物保健做好各项报表1、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01隔离舍饲养员负责隔离舍后备母猪的饲养,配种区人员负责配种区后备母猪的饲养。岗位职责02确保3--3.5分的合理膘情,使之正常发情、正常排卵;确保后备母猪使用合格率(转为基础群)85%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合格率(转为基础群)80%以上。工作目标基础母猪的年更新率*一般商品猪场的基础母猪的年更新率为33%左右,即每年有1/3的种母猪要淘汰,同时,每年增加占基础母猪数1/3的后备母猪进入基础母猪群。更新率高时,基础母猪的更新速度加快,如果能进行有效的选种,更新速度快,有利于提高种母猪群的质量;但更新速度快,会使种母猪的培育成本增加,增大了每头仔猪的生产成本。更新速度慢,有利于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但由于不能及时淘汰衰老和品质较差的种母猪,而影响影响整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健康心理幸福人生-谈教师心理与人际沟通.ppt
- 何兆熊综合英语第一册unit.ppt
- 压缩机行业发展方向.pptx
- 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二.ppt
- 动物细胞的微囊化培养.ppt
- 化工安全专题建筑材料的处理.ppt
- 中职应用文写作-便条.ppt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ppt
- 叶片式流体机械的基本方程式.ppt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