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都区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5.1

一、积累运用(26分)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7分)

人生步履急,心系扬州慢。如果你是内心恬(▲)淡的雅客,不妨来到扬州,感受独属这座城市的冬日孺养:【甲】沐浴泡澡,捏腿修脚,褪去身心疲惫。看戏听曲,品茗赏景,享受静雅时光。放松之余,走街串巷,你会发现艺人们以灵巧的手,将华美的扬州灯彩挂满街巷;匠人们以精湛雕工,让温润的扬州玉雕绽放光芒。此外,剪纸、漆器、雕版印刷……这些从市井深处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不仅令人【乙】▲,也让扬州这座古城历久弥香。

给加点字注音:恬淡(▲)(1分)

(2)指出画波浪线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应改为“▲”(2分)

(3)【甲】处画横线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改为▲。(2分)

(4)填入【乙】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附庸风雅B.叹为观止C.美不胜收D.自惭形秽

2.请将下面的诗词名句补充完整。(9分)

在诗歌的国度,总能寻觅到精神世界里的三间小屋。第一间小屋盛放心境:秦观盛放着“倚东风,(1)▲”(《行香子》)的欢悦,刘长卿盛放着“(2)▲,万古惟留楚客悲”(《长沙过贾谊宅》)的惆怅,许浑盛放着“一上高城万里愁,(3)▲”(《咸阳城东楼》)的悲苦。第二间小屋盛放情怀:韩愈盛放着“欲为圣明除弊事,(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忠诚,范仲淹盛放着“(5)▲,(6)▲”(《岳阳楼记》)的济世情怀。第三间小屋盛放人生态度:刘禹锡盛放着“(7)▲,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旷达,李白盛放着“(8)▲,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的进取,苏轼盛放着“但愿人长久,(9)▲”(《水调歌头》)的乐观。

3.综合实践。(10分)

2024年12月4日,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申遗成功,请你参与“品味新年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我市举办2025年度“扬州开门红·我为城门挂春联”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春联。请你对以下词语进行组合,使之形成完整的上下联。(3分)

词语:金龙腾飞十里瘦湖映春来银蛇曼舞照冬去二分明月

上联:▲下联:▲

(2)任务二:年关将至,各学科老师为激励初三学子,纷纷送来新年祝福。请你仿照示例,并结合“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替语文老师送出一份新年祝福。(3分)

化学老师:“居里夫人探索镭元素,屠呦呦研究青蒿素,自强是一种探索的精神。愿你三年的努力能和课本里的知识发生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

物理老师:“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钱学森研制两弹一星,自强是一种钻研的意识。希望优秀成为你的惯性,无需费力便可达到梦想的彼岸。”

语文老师:“▲”

(3)任务三:小语从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25年新年贺词中摘录了这样一句:“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他想以这句话为核心撰写演讲稿,请帮他选择合适的素材作为论据,仿照示例,说明理由。(4分)

A.玄德下拜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三顾茅庐》)

B.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怀疑与学问》)

二、阅读理解(61分)

(一)名著名篇阅读。(15分)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游记令人感怀。《醉翁亭记》中的琅琊风光山明水秀,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心境豁达;《湖心亭看雪》中的西湖冬景清新淡雅、宁静清绝,作者有诗情雅兴,不流于俗,遗世独立。

B.诗歌引人遐想。《新月集》描绘儿童的天真情态和奇思妙想,歌咏母爱与童真,疗愈我们的内心;《唐诗三百首》饱含诗人穿越时空的纯粹真情,题材广泛,雅俗共赏,滋养我们的心灵。

C.议论使人明理。《论教养》通过分析生活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明确“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后批驳错误观点。

D.小说发人深思。《范进中举》中,范进一朝中举,命运颠覆,胡屠户与众乡邻趋炎附势,尽显了炎凉世态;《孤独之旅》中,杜小康家道中落,芦荡放鸭,逐渐坚强,足见困境使人成长。

5.请完成下列表格内的名著探究任务。(12分)

诗歌阅读。(6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④。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⑤。

[注]①廓之:辛弃疾的学生。秋试: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④桂子香:登科折桂,科考得中。⑤举子:科举考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