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把关练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人皆有不忍人之心.docx

课时把关练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人皆有不忍人之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把关练

5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恐惧。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交:结交。“内”,同“纳”。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求取。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然:……的样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人之有是四端也

A.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B.知皆扩而充之矣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由是观之②是非之心

B.①无恻隐之心,非人也②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C.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②天子能荐人于天

D.①自贼者也②贼其君者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行不忍人之政

B.今人乍见

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D.知皆扩而充之矣

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

6.下列对课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B.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在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C.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D.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2题。

(甲)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乙)

为学者日益,问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节选自帛书《老子》)

(丙)

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循,终身无闻。

(节选自《庄子》)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辞让之心辞让:谦逊推让

B.自贼者也贼:伤害

C.为学者日益益:好处

D.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属:聚集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为而无以为吾尝终日而思矣

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之有是四端也

C.而其钓莫钓其皆出于此乎

D.不足以取天下作《师说》以贻之

9.下列选项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文王观于臧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客有吹洞箫者

D.徘徊于斗牛之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B.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C.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D.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