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VIP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诗序》中说,诗歌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诗人情思涌动,便发而为言为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并诵读四首课外古诗词,体会诗人内心表达的情感。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旅程吧!;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一说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与杜甫合称“大李杜”。李白的诗作感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夸张,并惯于采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感情,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他最擅长乐府歌行,近体则以七绝和五律著称。代表诗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724)秋天。峨眉山是蜀地名山。当时24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这首依恋家乡山水、思念友人的诗。;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别名杜少陵,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等,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东),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世人尊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试不第,35岁后,官场仕途皆不顺利,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安史之乱后,辗转多地,后弃官入川,生活相对安定,但仍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他忧国忧民,品格高尚。有《杜工部集》传世。;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同样流落此地的著名乐师李龟年重逢。诗人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里与李龟年频繁相见和听李龟年唱歌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诗。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元盛世已经过去三四十年,搅乱大唐的安史之乱也结束八年了,可是社会始终没有从动乱中恢复过来,国家分裂,满目疮痍。杜甫此时已近六十岁,辗转漂泊到潭州(今长沙)。不仅当年的政治理想未能实现,就连生活也是“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落魄不堪了。那个当年整天出入宫廷的李龟年呢?也已经流落江南。“当时天上清歌,今日???街鼓板”,老艺人只能卖唱讨生活。(节选自《蒙曼品最美唐:人生五味》);1.听范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2.自由朗读——体会诗的韵律美,尝试融入自己理解的情感。;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整体感知;作品;写作背景: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的著名歌唱家。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因才华卓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殿中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李龟年流落江南。;诗歌赏析;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天宝年间,两度出塞,颇有雄心壮志。大历年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作者简介

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擅长绝句,工于七言。大历四年(769年)登进士第。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贞元十三年(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贞元十六年(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优美诗篇。元和后入朝,历任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右散骑常侍、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太和元年(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自编从军诗50首,今存《李益集》2卷。;1.听范读音频,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2.自由朗读——体会诗的韵律美,尝试融入自己理解的情感。;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整体感知;作品;2.同是重阳佳节,两位诗人表达的情感以及情感表达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比较阅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和《春夜洛城闻笛》,结合注释、课外资料等,完成表格。;4.同学们是否对这两首诗的异同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呢?小组交流讨论,并派一位同学总结发言。;小结:通过这组比较阅读,我们发现,同样是因听到笛声而生发乡愁,诗人的处境不同、性情不同,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诗歌所创设的意境也都会有所不同???

闻笛而生乡愁,是古人常有的经历。而引发乡愁的笛曲,最有名的应当是《折杨柳》,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愁别绪。曲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