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docxVIP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PAGE1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一)经济发展

1、农业

(1)新的农作物品种——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等输入中国,大幅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农业生产商品化增强(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2、手工业:明朝中后期,在南方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1)标志: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2)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计日受值

3、商业:进入新的繁荣期。

(1)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

促进了赋税制度的变革

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2)商帮、会馆:

商帮:按地域结成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会馆: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3)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二)明清的金融业

1、明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

2、除传统借贷关系外,清朝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庄票

(三)阻碍社会转型的因素: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自守政策的阻碍

(3)思想文化:宋明理学日益束缚人们的思想,文化专制加强,科举制度僵化,科技停滞

(4)社会:绝大多数商人买田置宅,制约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百姓购买力水平低下

探究:概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一)明朝中后期:陆王心学

1、背景: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2、代表:王守仁

3、主张:

(1)宇宙观:心即理也,即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2)方法论:“致良知”(人人均可通过自身努力“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因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隐含了平等色彩。)

(3)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4、哲学观: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5、评价:

(1)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2)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二)明清进步思想

1、代表人物及主张:

(1)李贽:

反对盲从孔子、批判程朱理学,提倡个性自由;

提出“童心说”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2)黄宗羲:

核心: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

①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②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即“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③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亡国”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整个民族国家的沦亡。

王夫之

①政治观:抨击君主专制

②哲学观:在“气一元论”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的运动规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重实践(经世致用)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3)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工商皆本)

(4)儒学受到冲击,但没有根本动摇其统治地位

探究:明清之际的思想(早期启蒙思想)未能实现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三、小说与戏曲

(一)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二)表现

1、小说

(1)元末明初:①罗贯中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②施耐庵的《水浒传》,是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的杰作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的杰作

(3)清朝中期: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揭示了专制制度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2、戏曲

(1)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和清朝孔尚任等。

(2)舞台演出:

昆曲长期流行;

京剧形成: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科技

1、传统科技:

领域

作者

作品

成就

医药学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农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工艺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地理学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

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典籍

编纂

明成祖时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乾隆后期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2.西学东渐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课堂达标:CBCBD

课堂达标

1.明朝中期,江南一位地主低价购买了当地的大片沼泽地,并雇佣贫苦乡民治理。他将部分土地改为良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