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
政治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2023年6月举办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加上“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所以加上“第二个结合”是因为()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人们必须善于把握多种多样的联系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人们能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实践的深入发展推动我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日益深刻全面
④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从根本上讲,确保“双减”政策真正落地,需要双轮驱动,除了狠抓落实,更要破除传统“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等单一教学评价体系的禁锢,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必须()
①突破成规陈说,敢于破除传统思想观念
②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敢于否定一切
③懂得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
④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
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
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③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等劳动内容将进入全国中小学课堂,明确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这一规定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劳动是理解历史奥秘钥匙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④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一生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试验田”。他在神州大地播撒下了杂交水稻的种子,解决了大半个中国的温饱问题。而他的精神和故事“更在无数人心中撒下了种子”,鼓舞着全国人民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做豪迈的中国人。由此可见()
①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和人民创造价值
②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持正确价值观
④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红色文化作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积累的先进文化,凝聚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当代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精神依据,要把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这启示我们
①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赓续民族文化血脉
②要积极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优先实现其经济价值
③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发挥先进文化的促进作用
④要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从丝路沿线到非洲海滨,从亚洲蒙古高原到中美洲热带雨林,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了中国考古人的身影。从1998年中国的文物保护队伍第一次走出国门至今、中国考古人通过联合考古,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延伸中华民族历史,以中华文化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②考古为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提供实证资料,接续文明脉络
③各国尊重彼此文化,以考古成果共同重构人类社会历史
④联合考古促进了学术交流,增进了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沉浸式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地理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8人口回流2.docx
-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测试非金属硅和氯.doc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5小题分类练(五).doc
-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沐阳县译林版四年级下册期末阶段性检测英语试卷(原卷版).docx
-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2.docx
- 22狐假虎威(教学设计)-语文二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docx
- 2018年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阶段质量评估9.doc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友谊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2.docx
- 2018年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练习第2章21向量的加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