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阶段质量评估(九)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解析: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与甲午战争前相比,中国近代社会有了质的变化,故甲午战争被称为分界线。
答案:C
2.下列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②以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为目的③以振兴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为目标④为戊戌变法做好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早期维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新变法准备了条件,为后来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答案:A
3.“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解析:“公车上书”是康有为联络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而非各省官员。
答案:C
4.康有为认为,在“公车上书”四项主张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这就是()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解析:康有为等资产阶级代表上书的主要目的是变法图强,四项主张中只有D项符合,其余三项为应敌策略,与题干无关。
答案:D
5.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是指()
①要求进行政治改革②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③由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④与洋务派划清了界限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解析:“进一步”是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超越,仅仅相同而没有超越,不能叫“进一步”。①④项只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不是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答案:A
6.1895年,康有为等维新派创办宣传维新变法报刊《中外纪闻》并在北京建立了政治团体——强学会,但不久便被清政府查封。其根本原因是这一刊物和这个团体()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解析:A项表述错误;B项是表面现象;C项表述错误,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已经破产。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和学会,宣传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因此遭到清政府的查封。
答案:D
7.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长条,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
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
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
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参政热情
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
解析: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多次颁布诏令,鼓励士民上书言事,这大大激起了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参政热情,他们纷纷对新政提出建议。
答案:C
8.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解析:注意对近代化的理解。A项是戊戌变法在当时的积极影响,B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答案:C
9.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由此可见,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
A.培养维新人才 B.创办新式学校
C.改革科举制度 D.改革政治体制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意为要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就必须实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答案:D
10.著名的史学家戴逸对于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解析: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头脑开始清醒”,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地理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8人口回流2.docx
-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测试非金属硅和氯.doc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5小题分类练(五).doc
-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沐阳县译林版四年级下册期末阶段性检测英语试卷(原卷版).docx
-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2.docx
- 吉林省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政治试题2.docx
- 22狐假虎威(教学设计)-语文二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docx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友谊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2.docx
- 2018年数学(北师大版必修4)练习第2章21向量的加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