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新型储能十大发展趋势.docx

2025年新型储能十大发展趋势.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新型储能十大发展趋势

1大容量储能电芯研发量产加速

不论是大容量电芯,还是大规模系统,“更大”已成为储能产品的主要迭代方向。2024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纷纷推出500Ah+的大容量储能电芯;展望2025年,这一趋势将持续深化,大容量储能电芯研发、量产将进一步加速,涌现出更多500Ah+、600Ah+、乃至700Ah+的单体电芯,带动储能系统集成效率提高,容量提升至6MWh,甚至超过8MWh。

海辰储能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交付其6.25MWh2h/4h全场景大容量储能系统,其中,2h储能系统基于587Ah储能电芯打造,4h储能系统则基于1175Ah储能电芯。南都电源690Ah超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将于2025年年底量产交付,该储能电池基于690Ah尺寸规格,可兼容650Ah至750Ah的容量,体积能量密度达380-440Wh/L,循环寿命高达15000次,而搭载该款电池的20尺储能系统容量可达6MWh。

2锂电企业加码长时储能

业内通常认为在额定功率下能够实现持续放电4小时及以上,或者数天、数月的大规模低成本储能技术为长时储能。当前,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的提高,对长时储能的需求显著增加。2025年,长时储能市场将迎来大规模增长。近期,中核集团、中国华能、中储科技、大唐集团等多家央企发布的2025年储能集采公告中均包括了4h系统。随着锂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大容量电芯、系统的不断推出,长时储能也成为海辰储能、天弋能源、亿纬储能等多家电池厂商瞄准的重要方向。近日,江西赣锋锂业表示,公司看好未来长时储能市场,正准备布局大容量大电芯电池。

3人工智能赋能储能安全

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AI)将在新型储能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为产业发展新引擎。2024年11月,工信部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在新型储能制造业广泛应用,支持基于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新型储能安全预警技术攻关。

在技术研发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储能材料性能进行更加精准的模拟和优化。在储能安全运维方面,借助BMS、大数据等技术监测评估电池的运行状态,对储能系统的早期故障进行识别和预警的主动安全技术,将成为储能安全“破局”的重要手段。此外,在光储场站管理中,人工智能技术可准确预测并配置策略、平衡源网荷储,提升整个系统的经济效益。例如,在电站规划建设阶段,借助高精度实景建模,构建1:1的数字孪生电站,可以进行现场及时纠偏;电站并网进入运行阶段后,利用机器人巡检来提升运维效率。

4钠离子电池储能“崭露头角”

2024年,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迅速,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迈入商业化应用阶段。2025年,储能将成为钠电产业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突破口,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或将开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锂电价格的持续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只有当锂电产能有效出清后,钠离子电池才有望真正迎来规模化发展。

海辰储能推出其全球首款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N162Ah,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GWh级别的量产;比亚迪储能发布采用长刀片电池电芯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产品,并将其定义为全球首个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该系统容量为2.3MWh,电压范围为800V-1400V,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已完成研发,并能在零下40度严寒环境中正常放电,有望于2025年推向市场;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阜阳产线计划2025年扩产至10~20GWh的量级。

5储能用(半)固态电池迈向“应用场”

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铺开。2024年,我国已有多个固态、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实现投运、开工、并网。浙江嘉兴市秀洲区悉科1237产业园466kWh固态电池储能项目顺利竣工;乔治费歇尔金属成型科技(昆山)有限公司4.5MW储能项目采用清陶能源280Ah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华北油田首座100KW/124KW固态电池储能电站并网投运,项目采用聚合物电解质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达280Wh/kg……

业界普遍认为,凭借高安全、长寿命等特性,固态电池能够更好满足大规模储能系统对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在储能领域展现出不错的发展潜力。预计2025年,随着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量的增长,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铺开。鹏辉能源年产1GWh半固态电池项目计划于2025年5月开工;太蓝新能源重庆二期2GWh固态电池项目计划2025年投产,该项目以生产乘用车动力电池为核心,兼顾储能等应用场景;清陶能源在台州的10GWh固态电池项目有望在2025年全面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储能用固态电池仍受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