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附件1-33).doc

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附件1-33).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

非洲猪瘟监测计划

一、监测目的

掌握非洲猪瘟感染和流行情况,分析病毒遗传变异特征,发现传播风险因素,为根除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范围

在全省范围开展监测。

监测场点包括养殖场(户)、屠宰场、生猪无害化处理厂、生猪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公路监督检查站以及备案生猪运输车辆等。

三、监测对象

猪和野猪。重点是出现疑似非洲猪瘟症状的死亡猪、发病猪、与确诊疫情或监测阳性场点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猪群。

四、监测时间

各地制定年度监测计划,全年做好辖区内监测工作。

五、监测方法

(一)被动监测。接到疑似疫情报告后,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采样送检,规范处置,按规定报告。野猪样品应联合林草部门共同采集。

(二)主动监测。各地根据本辖区监测计划时间安排,做好辖区内家猪、野猪的临床巡查和采样检测工作。

六、监测内容和数量

各市全年自行监测最低数量见附件30,由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完成,监测阳性样品送省中心复核。

七、检测方法

(一)血清学检测

竞争ELISA或间接ELISA方法。

(二)病原学检测

PCR、实时荧光PCR、核酸等温PCR(Lamp)或试纸条。

判定标准

(一)监测阳性个体

采用PCR或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为阳性。

(二)确诊阳性个体

监测阳性个体经省中心确诊为阳性。

(三)确诊阳性群体

群体内至少检测出1个确诊阳性个体。

(四)临床病例处置

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处置。

附件2

动物流感监测计划

一、监测目的

了解动物流感病毒感染状况,重点监测H5、H7亚型流感病毒变异及流行状况,追踪动物流感病毒变异特点与趋势。评估养殖环节家禽免疫后禽流感抗体水平,掌握群体免疫状况。

二、监测对象

鸡、鸭、鹅和其他家禽,野禽,貂、貉等经济动物,虎等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高风险区域内的猪,以及高风险区域环境样品。

三、监测范围

禽类:种禽场、商品禽场、散养户、活禽交易市场、禽类屠宰场、候鸟主要栖息地等。

哺乳动物类:经济动物饲养场、动物园,高风险区域内的养猪场(户)和生猪屠宰场。

散养户以一个自然村为一个监测采样的流行病学单元。

四、监测时间

各地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国家兽医实验室、省中心等具体采样时间另行通知。

如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五、监测方式

(一)被动监测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疑似流感症状的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野禽,猪,貂、貉等经济动物和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应及时向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采样进行监测。

(二)主动监测

1.病原监测

采用先抽取场群,在场群内再抽取个体的抽样方式开展监测采样。选择场群时要覆盖种禽场、商品禽场、散养户、活禽市场及屠宰场,同时兼顾不同禽类养殖场点的数量比例。

2.抗体监测

选择场群时要覆盖种禽场、商品禽场和散养户,同时兼顾不同禽类养殖场点的数量比例。

六、监测内容与数量

根据动物流感流行形势和防控需要,国家兽医实验室、省中心等对有关地区适时开展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各市全年自行监测最低数量见附件30,由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完成。各地在完成常规监测任务的同时,对貂、貉、虎等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样监测,对发现的死亡野禽要进行检测。

七、检测方法

(一)病原检测

RT-PCR、实时荧光RT-PCR、病毒分离鉴定。

(二)抗体检测

血凝抑制试验(HI)。

八、判定标准

(一)免疫合格个体

经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对灭活疫苗免疫的家禽,免疫21天后HI抗体效价≥24为免疫合格。

(二)免疫合格群体

对弱毒疫苗免疫的商品代肉雏鸡,第二次免疫14天后免疫抗体转阳率≥50%;对灭活疫苗免疫的家禽,免疫合格个体数量占群体总数的70%(含)以上。

(三)监测阳性个体

采用国家推荐的RT-PCR或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结果为阳性。

(四)确诊阳性个体

监测阳性个体经省中心确诊,结果为阳性。

(五)确诊阳性群体

群体内至少检出1个确诊阳性个体。

(六)临床病例处置

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处置。

附件3

口蹄疫监测计划

一、监测目的

掌握口蹄疫病原感染与分布情况,了解重点环节动物感染情况,跟踪监测病毒变异特点与趋势,查找传播风险因素。评估畜群免疫效果,掌握群体免疫状况。同时,开展猪塞内卡病毒A型(SenecavirusA,SVA)监测,评估危害性。

二、监测对象

猪、牛、羊、鹿等偶蹄类动物。

三、监测范围

对猪、牛、羊、鹿等偶蹄类动物的种畜场、规模饲养场、散养户、活畜交易市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厂等进行监测。

散养户以一个自然村为一个监测采样的流行病学单元。

四、监测时间

各地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具体采样时间另行通知。

如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

文档评论(0)

半山白水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爱读书写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