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章;病毒性皮肤病(viraldermatosis)是指人类由于病毒感染出现皮肤、黏膜改变的一类疾病。
分类:
1.DNA病毒感染
2.RNA病毒感染;病毒性皮肤病分类;;重点难点;单纯疱疹;单纯疱疹(herpessimplex)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感染引起。
特点是簇集性水疱,有自限性,易复发。;
;
;二、临床表现;;;;;;;1.病毒培养鉴定是诊断HSV感染的金标准。
2.皮损处刮片做细胞学检查,可见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3.免疫荧光检测疱液中病毒抗原和PCR检测HSV-DNA。
4.血清HSV-IgM型抗体检测有辅助诊断价值。;(一)诊断依据
根据簇集性水疱、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及易复发等特点,可作出诊断。
(二)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带状疱疹、脓疱疮、手足口病等进行鉴别。;五、预防和治疗;1.初发型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疗程7~10天。
2.复发型采用间歇疗法,最好出现前驱症状或皮损出现24小时内开始治疗。选用药物同初发型,疗程一般为5天。
3.频繁复发型(1年复发6次以上)为减少复发次数,可采用持续抑制疗法,一般需连续口服6~12个月。
4.原发感染症状严重或皮损泛发者可以静脉注射阿昔洛韦,疗程一般为5~7天。
5.阿昔洛韦耐药的患者选择膦甲酸(foscarnet),连用2~3周或直至皮损治愈。
6.新生儿单纯疱疹早期应用较大剂量的阿昔洛韦,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有助于改善预后。;1.抗病毒
3%阿昔洛韦软膏、1%喷昔洛韦乳膏等。
2.收敛、干燥
炉甘石洗剂、3%硼酸溶液等。
3.防止继发感染
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水痘和带状疱疹;水痘(varicella)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对于皮肤的原发感染表现,出疹特点具有特征性的顺序,损害向心性分布,同一时期存在多种皮疹类型:如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如无继发感染等,愈后不留痕迹。;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由潜伏在神经细胞中的病毒再度活化所致的皮肤、黏膜改变,特点是沿某一周围神经带状分布、单侧、神经痛、皮损不融合。;;二、水痘临床表现;三、带状疱疹临床表现;(一)经典型带状疱疹;(二)特殊类型带状疱疹;(二)特殊类型带状疱疹;(二)特殊类型带状疱疹;1.疱底刮取物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
2.疱液PCR检测VZV的DNA。
3.疱液VZV病毒培养(金标准)。
4.皮损电镜、皮肤CT、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一)诊断依据
1.典型临床表现
2.疱底刮取物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
3.必要时可用PCR检测VZVDNA和病毒培养
(二)鉴别诊断
水痘需要与丘疹性荨麻疹、痒疹鉴别。
带状疱疹早期应与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胆囊炎、阑尾炎、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偏头痛等进行鉴别,发疹后需要与单纯疱疹、脓疱疮等进行鉴别。;六、预防和治疗;1.疱液未破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
2.疱疹破溃后可用3%硼酸溶液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或生理盐水湿敷,然后外用喷昔洛韦乳膏。
3.皮肤损害广泛者采用暴露疗法,也可用油纱布遮盖糜烂面。
4.对糜烂面感染者外用敏感抗生素。;1.抗病毒药物
(1)早期、足量、足疗程。
(2)发疹后48~72小时内开始,疗程2个星期。
2.镇静止痛
(1)急性期疼痛可以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
(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以选择单用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
3.糖皮质激素早期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期疱疹相关性疼痛的病程,无禁忌证的老年患者可口服泼尼松,疗程1周左右。;
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红外线等局部照射,可促进水疱干涸结痂,缓解疼痛。;疣;疣是指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常见有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二、临床表现;;;;1.好发人群
儿童和青少年。
2.特征
(1)好发部位:颜面、手背及前臂。
(2)典型皮疹: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
(3)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且密集。
(4)自体接种反应。
(5)病程慢性,多自行消退。;;不同类型疣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有差异,但均具有颗粒层、棘层上部细胞空泡化和电镜下核内病毒颗粒等共同特征,可伴有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等。;(一)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及典型皮损即可作出诊断,必要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组织中HP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