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格式塔学习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代表人物考夫卡(Koffka)。(1886-1941)苛勒(K,Kohler)(1887-1967)韦特海默(M,Wetheimer)(1880-1943)第2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黑猩猩实验之棒子系列苛勒发现,黑猩猩并不是像小猫那样通过盲目尝试错误的方式逐渐学会如何拿到香蕉的。相反,黑猩猩蹲在地上,似乎在思考问题。然后,它会突然将两根短竹棒拼接成一根长棒,成功地将笼外的香蕉够入笼内。苛勒认为,这是黑猩猩突然理解了笼、两根短竹棒、笼外香蕉等所有事物的相互关系之后的行为。第4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黑猩猩实验之箱子系列第5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苛勒认为,黑猩猩对问题的解决是由于突然领悟即顿悟实现的,学习不是逐渐地试误过程,而是对知觉经验的重新组织,是对情境关系的顿悟。第6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你懂了吗?顿悟就是自发的看到关系!第7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格式塔学习理论观点:学习的实质:知觉的重新组织,即完形的作用。学习条件:重视学习的内部条件学习的过程: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机的整体,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格式塔(完形),对事物、情境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整体的理解,而不是对各种经验要素进行简单的集合。这一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学习结果:形成新的完形顿悟产生的条件:1.分析当前问题情境的整体结构;2.心智能利用过去经验的痕迹,心智本身具有组织功能。(顿悟非凭空产生,而是依赖于以前的经验)其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第8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接近性(proximity)组织定律第9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相似性(similarity):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组织定律第10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连续性(continuity):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组织定律第11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封闭性(closure):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组织定律第12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贡献与局限贡献对桑代克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使认知派与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并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提出了顿悟学习理论,激发了随后一系列研究。揭示了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肯定了意识的能动性。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的过程。第13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局限把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归因于脑的先验本能,带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把试误学习与顿悟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第14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15页,共15页,星期六,2024年,5月**惠特海默首创**苛勒将黑猩猩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里有两根能够接起来的竹竿,在笼子外面放有香蕉。黑猩猩要想得到香蕉,就必须把这两根竹竿接起来。黑猩猩被关在笼子里面之后,它先用手去够香蕉,用一根竹竿够香蕉,经过这样的尝试之后,黑猩猩不能得到香蕉,这时黑猩猩就会停下来,看看外面的香蕉(目标物),把两根竹竿在手里摆弄,偶然地使两根竹竿接了起来,它就会很快地用接起来的竹竿去得到食物。黑猩猩很高兴自己的“发明”,不断重复着这一获得香蕉的方式。**把一串香蕉挂在黑猩猩够不着到的天花板上,房间四周摆放着一些箱子。面对这样的情景,黑猩猩一开始时表现得不知所措,试图通过跳跃方式获取香蕉。当这些做法不奏效时,它就不再跳了,而是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突然它站在箱子面前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它很快把箱子挪到香蕉下面,爬上箱子,取到香蕉。如果一个箱子不够,它还能把两个或几个箱子叠放起来(见图)。苛勒认为,黑猩猩在为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它对面前情境的知觉是模糊的、混乱的。当它看出木箱与香蕉的关系时,便产生了顿悟,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惠特海默首创**苛勒将黑猩猩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里有两根能够接起来的竹竿,在笼子外面放有香蕉。黑猩猩要想得到香蕉,就必须把这两根竹竿接起来。黑猩猩被关在笼子里面之后,它先用手去够香蕉,用一根竹竿够香蕉,经过这样的尝试之后,黑猩猩不能得到香蕉,这时黑猩猩就会停下来,看看外面的香蕉(目标物),把两根竹竿在手里摆弄,偶然地使两根竹竿接了起来,它就会很快地用接起来的竹竿去得到食物。黑猩猩很高兴自己的“发明”,不断重复着这一获得香蕉的方式。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