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

历史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1所示的精美玉器出土于距今约5000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呈宽扁环状,外壁凸面刻有龙首,蕴含了中华先民丰富的精神追求。该玉器最有可能属于()

图1

A.红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良渚文化

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尽地力之教”,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商鞅在秦国“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民,奖励耕织。这些举措()

A.促进了铁器牛耕的出现 B.推动了郡县制度的确立

C.适应了富国强兵的需求 D.导致了商业发展的停滞

3.表1

记载内容

出处

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西汉)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南朝)

表1中所示江南地区的变化主要缘于()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人口迁移与区域开发

C.自然环境的改变 D.史家立场与视角差异

4.唐玄宗于722年和743年两次为《孝经》作注,并颁于天下,要求百姓每家必藏。735年,唐玄宗不仅为《金刚经》作注,还亲自编写了《道德经注》,令各州大型道观刻石记录。这些举措()

A.得益于中外交流的扩大 B.有助于文化的多元繁荣

C.破坏了法律政令的统一 D.颠覆了儒学的官方地位

5.图2,图3两种不同风格的绢麻画均出土于唐代西域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居民公共墓地。这表明唐代新疆先民()

图2 图3

A.具有华夏认同观念 B.遵守封建等级秩序

C.排斥游牧生活习俗 D.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6.图4为北宋时期军队总人数变化情况。这导致了()

图4

A.边防压力的化解 B.崇文政策的废弛 C.财政状况的恶化 D.军队素质的提高

7.元代通过设置行省等机构,将广袤的边疆地区直接纳入中央管辖,改变了汉,唐通过册封和朝贡对内陆边疆实施控制的做法。这一举措()

A.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C.创新了朝贡贸易的方式 D.分割了中书省宰相权力

8.清朝统治者以蒙古原有基层社会组织为基础,创立盟旗制度以治理蒙古,又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接受朝廷册封的宗教领袖共同治理西藏。这些治理措施蕴含的理念是()

A.因地制宜 B.地方自治 C.恩威并施 D.休养生息

9.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逐步攫取了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屡屡压低关税税率。中国大量农,副产品出口外运,进入世界市场,同时大量洋货涌进国内,直至偏远乡村。这反映了()

A.列强鸦片贸易的终结 B.清廷财政压力的缓解

C.中西外交观念的差异 D.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10.图5为中国近代某农民运动形势图。该运动()

图5

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B.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

C.瓦解了华北的封建土地制度 D.推翻了晚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11.戊戌维新运动前后,康有为提出“欲强国必须强民,欲强民必须强体”。梁启超强调“德,智,体”三育并举,呼吁“锻炼强民之体魄”以“造新民,铸国魂”。这些主张()

A.改变了守旧的政治氛围 B.减轻了维新变法的阻力

C.提供了反清的理论依据 D.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12.1913—1920年,中国近代工厂由698家增至1759家,所涉行业众多,投资额也有显著增长,其中与民众衣食相关的行业发展较快。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工业结构日趋合理 B.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加剧

C.国家政局较为稳定 D.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

13.1916年,《新青年》杂志开辟了“女子问题”专栏,陈独秀等人纷纷撰文,呼吁女性超越“贤妻良母”的人生观,摆脱“从属”“依附”的社会地位,成为人格独立,经济独立的“新女性”。这些呼吁()

A.批判了封建礼教 B.引发了文学革命 C.宣传了科学精神 D.激发了民族意识

14.1926年,国民革命军行进至湖南,湖北等省时,当地工农主动参军参战,并承担起递送情报,运送补给,安置伤员等工作。这反映出国民革命()

A.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夙愿 B.具备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5.若为“一·二八淞沪抗战”“一二·九运动”

文档评论(0)

sacress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