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届肇庆市高要区高三第一次调研模拟测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制度中存在若干原始民主的遗风,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尚书》记载周穆王告诫官员要谨慎地使用刑罚
B.大盂鼎铭文记载周初君臣上下一心共创王朝统治
C.西周霸姬簋铭文记载周武王按照宗法原则分封诸侯国
D.《史记》记载周朝专设职官收集反映民情民意的歌谣
2.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
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对陆贾的上述思想,理解有误的一项
是
A.吸取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B.符合了西汉初年的生产实际
C.不利于加强中央的集权统治D.契合了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3.下表是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表中变化表明
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
西晋48%19.1%32.9%
东晋78.4%7.4%14.2%
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外戚专权问题缓解
C.豪强地主势力膨胀D.选官制度名存实亡
4.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
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
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
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B.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5.唐代县之下为乡、里、保、邻等基层组织,每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五保为一里,五里为乡。明代县
以下基层行政单位是里、甲,每里十甲,每甲十一户。唐到明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表明明代
A.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B.人口数量有较大增长
C.加强基层管理和控制D.增加基层管理的配置
6.宋代笔记体著作《萍州可谈》记载:宋真宗时外戚刘美的女儿嫁给开封茶商马季良为妻。明代小说《二
刻拍案惊奇》记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求娶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据此可知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B.重农抑商观念已被颠覆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D.经济发展冲击思想观念
7.1862年初,李鸿章统帅淮军到达上海,与西人接触后,自感“竟如李陵、王崎之于匈奴”,极力避
免淮军与“外国人掺杂”。但不及一年,他就不禁叹服西方练兵制器“实非中国所能及”。李鸿
章的这一转变
A.有利于近代化的转型B.反映了崇洋媚外的士人心理
C.导致洋务运动的开展D.说明清政府已放弃闭关锁国
8.下图所示为1909年发表于《神州日报》上的漫画《一手掩尽天下目》。该漫画讽刺了清政府
注:望远镜上写着“报”字,官员投向“秘密文件”柜中的文件封面写着“未经宣布”。
A.政治改革倒行逆施B.内阁官员权倾朝野
C.沦为“洋人的朝廷”D.拒绝西方政治文明
9.“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
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
上述现象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