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口炎的预防与护理
想一想:宝宝六个月,最近因肺炎住院一周。今天哭闹时妈妈发现其口腔粘膜上有白色的块状物,用棉签擦拭不易擦除。妈妈不知道这是什么,爸爸说应该是奶块残余吧。请问:1.乐乐嘴里的白色小点是什么导致的?2.怎么预防及护理呢?
口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口炎的日常护理、预防措施学习内容
一、口炎的病因口炎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绝大多数口炎都是由感染引起的,通常由各种病毒、真菌、细菌感染导致也有部分是由于营养因素,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消耗、维生素B或维生素C缺乏导致此外,一些免疫因素,如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疾病也会导致疾病发生。婴幼儿常见的口炎包括鹅口疮、疱疹性口腔炎和溃疡性口炎。
二、口炎的临床表现鹅口疮(一)本病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通常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白色斑膜。婴幼儿免疫力低下,加之有些婴幼儿长期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更易感染此病。临床表现患儿口腔黏膜表面覆盖有不易擦去的白色小点或小片,严重者可蔓延至全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甚至危及生命。斑块界限清楚,周围没有红晕,轻症一般不会有疼痛的症状,无全身反应,但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吞咽困难等。
二、口炎的临床表现鹅口疮(一)治疗本病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但要注意口腔清洁,可局部涂抹制霉素和碳酸氢钠溶液,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2及维生素C。
二、口炎的临床表现疱疹性口腔炎(二)疱疹性口腔炎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的发生与季节无关,通常由聚集性感染所致。临床表现全身症状较重,发病时患儿发热温度可达38℃~40℃,发热2天后,患儿的口腔颊黏膜、齿龈、舌、唇等部位出现单个或成簇的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可形成溃疡,溃疡面呈黄白色,疼痛剧烈。
二、口炎的临床表现疱疹性口腔炎(二)治疗对症治疗:患儿发热时可应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氨基酚等。患儿口腔疼痛严面时可遵医嘱应用2%利多卡因涂抹创面。一般治疗:患儿应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口炎的临床表现溃疡性口炎(三)溃疡性口炎主要是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或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口腔不洁更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舌、唇内及颊粘膜处,可蔓延到唇及咽喉部。开始时口腔粘膜充血水肿,随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
三、口炎的日常护理口腔护理:根据不同的病因选用不同的溶液清洁口腔,年长儿可用含漱剂。鼓励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粘膜湿润和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对流涎者,及时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正确涂药:为了确保局部用药达到目的,涂药前应先将纱布或干棉球将病变部粘膜表面吸干净后方能涂药。涂药后嘱患儿闭口10分钟,不可立即漱口、饮水或进食。
三、口炎的日常护理饮食护理:以高能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食具专用:患儿使用的食具应专人专用,并煮沸消毒或压力灭菌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监测体温:监测体温变化,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退热措施并做好皮肤护理。
四、口炎的预防1.向家长和小儿讲解口炎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护理。2.指导食具专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3.纠正婴幼儿吮指、不刷牙等不良习惯,培养其进食后漱口的卫生习惯。4.宣传均衡营养对提高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避免偏食、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专题小结临床上婴幼儿口炎主要有鹅口疮、疱疹性口炎和溃疡性口炎。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疱疹性口炎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溃疡性口炎是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所致。新生儿、营养不良、慢性腹泻、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儿因机体免疫力低下,常易发生此病。此外,母乳喂养时乳头不洁,人工喂养时奶具消毒不彻底,或婴幼儿口腔清洁不到位,都是导致口炎发生的因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