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含答案)综合练习.docxVIP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含答案)综合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Page2/NUMPAGESPages3

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使用导航

新情境命题练:T1-10(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7(建议用时:15-20分钟)单元测试或课下练习使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删减)

【新素养·史料实证】1.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公主,唐蕃结为亲家。在此之后,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发生过战争,友好往来。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

A.削弱了吐蕃文化的影响力 B.使西藏地区归属唐朝管辖

C.增进了唐蕃友好关系 D.促进了吐蕃经济发展

【新素养·史料实证】2.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些史实反映了(?)

A.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C.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D.民族交往交融加强

【新素养·史料实证】3.如图是阎立本创作的《步辇图》,对图中所描述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和平友好交往 B.加强了唐政府和西域地区的联系

C.加强了唐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D.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新素养·跨学科】4.文物承载历史,传承文明。阎立本的《步辇图》、拉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这些文物最能反映出唐朝(?)

A.和谐的民族关系 B.活跃的对外交往

C.丰富的文化生活 D.尖锐的阶级矛盾

【新素养·历史解释】5.贞观五年,唐太宗与各少数民族首领一道在昆明池打猎,唐太宗对高昌王说,他不仅希望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还希望“六合大同,万方咸庆”。材料表明唐朝采取了(?)

A.轻徭薄赋的政策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休养生息的政策 D.以农为本的政策

【新素养·时空观念】6.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搜集到了《唐朝前期边疆各族形势图(669年)》。请你指出唐朝管理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C.安西都督府 D.西藏都护府

【新素养·史料实证】7.利用知识结构图学习历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掌握唐朝如何加强与少数民族联系,江华画了下边结构图,你认为③处对应的是(?)

④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①唐太宗武力镇压突厥

②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

民族关系相关史事

③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A.战争 B.和亲 C.行政 D.册封

【新素养·史料实证】8.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下图目录的内容主旨是(?)

◎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

◎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封回纥为“怀仁可汗”

A.开放的对外关系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繁荣的封建经济 D.多元的对外交往

【新素养·跨学科】9.以诗证史是史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下列唐诗与图片不能相互印证的是(?)

唐代胡人俑(甘肃庆城穆秦墓出土)

A.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B.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C.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新情境·综合素养】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匈在战争间歇之时,一直有互市关系。“昭君出塞”后,汉、匈关系密切,促进了匈奴经济、文化的发展。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单于和亲砖范”,上有文字“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该砖范反映了汉匈和平相处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在匈奴地区出土的很多汉制丝织品、汉式铜鼎、铁剑、漆器、陶器等与匈奴的“鄂尔多斯”式的文化,如蝴蝶展翼状短剑、弧背铜刀、透雕动物形象的铜饰牌等共存,这也证明了汉、匈民族和睦相处与文化交流的情况。

材料二《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心对待他们,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赢得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匈关系及其影响。

(2)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阅读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的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如图描绘的是唐朝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它体现了()

A.科举制度的进步 B.开明的民族关系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三省六部制完善

2.下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突厥

3.文物承载历史,传承文明。阎立本

文档评论(0)

中学高级教师,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