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山地回忆》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山地回忆》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11山地回忆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了解亲密无间的军民关系、美好温馨的军民鱼水情。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分析课文结构,把握课文内容;探讨妞儿的性格特点。(重点)

[审美创造]鉴赏本文生活化的语言,体会孙犁小说的语言风格特点。(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课文结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妞儿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战争题材的文学或影视作品呢?回忆一下,看看这种题材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战争题材的作品,不管是小说、电视剧还是电影等,通常都是场面宏大、炮火漫天、残酷悲壮的。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却一反常态,没有宏大的场面描写,只是用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纯朴真挚的人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山地回忆》。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关注的战争题材作品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栏目)

2.积累生字词。

学习课文具体内容之前,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词并积累。

建议:(1)易错生字词可写在黑板上,全班学生集中学习;(2)可结合《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全班学生集中学习并积累。

3.把握课文结构。

师:解决了生字词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梳理本文的结构。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教师指名分析回答)

[预设]

本文围绕“我”和妞儿一家的交往展开,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由见到故人想买布送他引出对山地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5—83段):回忆“我”在阜平和妞儿一家交往的经过和“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二部分第一层(第5—41段):写“我”和妞儿在河边相识,她提出要给“我”做一双袜子。

第二部分第二层(第42—65段):写“我”结识妞儿一家,并穿上了妞儿给“我”做的新袜子。

第二部分第三层(第66—82段):写“我”帮妞儿父亲背枣去卖,大伯用赚来的钱给妞儿买了一架织布机。

第二部分第四层(第83段):交代袜子的下落,表达“我”对妞儿和阜平的怀念。

第三部分(第84—88段):回忆结束,写“我”买布送布以及妞儿一家的现状。

师:本文主要写了几件事?叙事线索是什么?

(学生分析作答)

[预设]

《山地回忆》主要写了两件事,叙事线索是“布”。两件事相隔数年,一在农村一在城市,“布”把它们串联了起来:女孩子给“我”做袜子,用的是布;后来“我”帮她父亲贩枣,用赚来的钱给她买了织布机,她学会了织布。几年后,“我”见到她父亲穿的还是土布,于是想起了当年的许多事,并打算买些“洋布”送给她家。而她父亲又希望多买点红布和黄布,做一面国旗。这些事无不和“布”有关,“布”成了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

师: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学生阅读课文主体部分后,教师指名作答)

[预设]

主要讲了三件事:①“我”和妞儿在河边相识,她提出给“我”做袜子。②“我”结识了妞儿一家人,穿上了新袜子。③“我”帮助妞儿的父亲贩枣,赚钱给妞儿买回了织布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提高学生的文章概括能力。

三、细读课文,认识人物

师: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被叫作“妞儿”的女孩子,她虽然没有具体姓名,却形象饱满、鲜活灵动。“妞儿”就是当时广大勤劳、善良、美丽的劳动人民的代表和缩影。因此,分析女孩的形象特点是我们学习本课的重点。

1.速读课文,找出“我”与妞儿斗嘴的对话部分。

(学生速读后,教师点名作答)

[预设]

“我”和妞儿斗嘴的对话主要集中在第7至40段、第43至64段、第68至79段。

2.分角色朗读对话。

(同桌两人一组,教师选择三组同学分别朗读这三部分的对话,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

3.这些对话反映了妞儿怎样的性格特点?

(分角色朗读完后,教师点名作答)

[预设]

这些对话反映了妞儿直率泼辣、伶牙俐齿、毫不示弱、淳朴善良、心思细腻的性格特点。

4.跳读课文,找出文中除对话描写以外能够表现妞儿性格特点的句子。

[预设]

(1)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蹬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2)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

(3)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

(4)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像置好了结婚前的陪送。

(5)以后,女孩子就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鹿哥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