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讲明朝至清朝前期——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
总述
明朝和清朝前期(1368年~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
政治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中后期巡抚、总督制逐渐形成;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标志着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
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思想
文化
承古萌新、批判继承,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1.(2017·全国卷Ⅰ)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eq\x(\a\vs4\al(阿凡题1086310))()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明前中期,朝廷严格规定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等级秩序受到冲击,而不是反映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排除A项;市民兴起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出现,而且也不足以说明瓦解传统伦理,排除C项;这一变化不足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高级官员更易染奢靡风气,排除D项;故B项正确。
答案:B
2.(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eq\x(\a\vs4\al(阿凡题1086311))()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A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6·全国乙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不必事事经过六部,能够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巡抚是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集中了地方权力,但并没有增加权力,故A项不正确;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地方与中央对立”材料无从体现,D项错误。
答案:B
4.(2016·全国丙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原因是此时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5·全国卷Ⅰ)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根据题干“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我们可知该表涉及的数值是状元人数的变化,分析图表可知从唐到清,河南的状元人数逐渐减少,江苏则逐渐增多,而中国古代经济中心从隋唐时期开始南移,直至南宋南移完成,此后经济中心始终在南方,这说明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文化的兴盛,故B项正确;理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地理非选择题题型专项练题型2原因分析类.docx
- 2025年高考教案英语第一部分过透教材选择性UNIT3SEAEXPLORATION.docx
- 应用文写作--祝贺世界海洋日海报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讲义-辽宁省本溪市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docx
-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和专题检测专题05幂函数与二次函数2.docx
- Unit3GettingAlongwithOthers词汇知识点总结清单高一上学期英语译林版(2020).docx
-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题.docx
- Unit3Wheredidyougo?(单元测试)-人教版PEP英语六年级下册.docx
- 北京市朝阳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CACA2024-2025学年12月尖子生测试高三数学1试卷2.docx
- 河北省保定市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2.docx
- 2025春六年级英语下册Module1单元知识清单巩固练习.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