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耳鼻喉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鼻喉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耳部疾病

第一节先天性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胚胎鳃弓结节融合缺损或第一鳃裂发育障碍所致的常见的先天性耳科疾病。发病率约1.2%,男多于女,单侧多于双侧。

【诊断】

一、瘘管口位于耳轮角前约90%,少数开口于耳轮,甚至耳垂处。管口很小,或为凹陷,挤压时可有稀薄粘液或乳酪物从管口溢出,微臭,时有痒感,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局部红肿。

二、瘘管是一种盲管,可有分枝而弯曲。管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及上皮下组织也可因慢性炎症而致纤维化。

三、局部可因感染而产生红肿、痛、溢脓。可反复急性发作。

四、反复感染者,瘘管口附近皮肤可发生溃烂、疤痕、肉芽,甚至脓瘘。

五、瘘管长的可向远处伸展,发生深部感染者可在外耳道或乳突部形成脓肿,这需谨防。

【治疗】

一、无继发感染者,不需要治疗。

二、时有感染者经消炎后行瘘管切除术。

(一)成人局麻,儿童应全麻。

(二)在瘘管口周围作一梭形切口,分离瘘管,注意勿将痿管分破,或撕断,以免内容物溢出污染手术野或不能彻底切除干净。分离时,用泪囊探针插入瘘管,以助追寻,直达盲端连同分枝一并切除。

(三)因感染而致皮肤溃烂较大者,痿管切除后创面难以缝合者,可考虑植皮或转移皮瓣缝合,术后有复发者亦可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

第二节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亦称为软骨间积液或浆液性软骨膜炎。

病因未明,是一种软骨膜无菌性炎性反应。其积液不在软骨膜下,而是在耳廓软骨间。

【诊断】

一、多无自觉症状,时有局部痒、麻、胀感。或触痛。

二、发生于耳廓前外侧上部,如三角窝、舟状窝或耳甲腔处,一般单发,偶有多发者。

三、肿物常呈半球型隆起,界限清楚,表面皮肤色泽正常,肿物较小时触之较硬,较大者有液体波动感。

四、穿刺可抽出黄色液体,细菌培养阴性。其液体蛋白质含量较高,内无红细胞或炎细胞。液体抽尽后,囊肿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形成。

五、透照试验,囊肿可透光,这可与实质性肿物及血肿相鉴别。

【治疗】

一、理疗:对少量积液者,可用超短波或紫外线治疗,以制止渗液和促使吸收,隔日一次。有效者,肿胀消退后,仅留皮肤增厚。也可用磁疗、冷冻疗法。

二、穿刺抽液:积液较多者多用此法,抽出液体后,用石膏或牙模胶固定压迫两侧,然后加压包扎之,疗效较好。

本病预后良好,可遗有局部增厚,如有继发感染引起化脓性软骨膜炎,需抗炎治疗以减轻耳廓畸形。

第三节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

急性化脓性软骨膜炎是一严重的外耳疾病,多由外伤,手术针灸等使致病菌侵入所致进行性软骨坏死。致病菌以绿脓杆菌及葡萄菌居多。

【诊断】

一、早期有耳灼热感,继而局部肿胀、疼痛,井迅速加剧,呈持续性痛,用一般止痛药物也难以制止,全身不适,并有发热。

二、见耳廓红肿、增厚、触之坚实而缺乏弹性、触痛明显。有脓肿形成时,耳廓表面呈暗红色,或有局限性隆起,或有波动感。脓肿破溃后,疼痛减轻,可形成瘘管长期不愈。

【治疗】

一、及时、足量使用抗生素药物。多为绿脓杆菌感染,应选用有效抗生素,也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用药物。

二、早期可局部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可用紫外线、超短波照射等,以减轻局部炎症。

三、脓液形成时,应立即切开引流。术中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清创将耳廓软骨坏死部分切除或刮除,以免感染波及全部软骨,造成严重畸形。

四、愈合可对耳部畸形行成形术。

第四节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也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外1/3的外耳道软骨部。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主要症状是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打呵欠时疼痛加重,常放射到头部,影响睡眠。婴儿不会说,表现为哭闹不安,触患耳更甚。

(二)疖肿位于外耳道后壁者炎症可向耳后扩散而肿胀,使耳后沟消失,或乳突皮肤红肿,可误认为急性乳突炎。

(三)发病5~6日后,疖肿溃破,外耳道流出少许血脓,耳痛随之减轻。

二、检查要点

(一)见外耳道软骨部有单个或多个小疖,初起皮肤局限性红肿,触痛明显,牵拉耳廓后耳屏疼痛更加明显。此点可与急性中耳炎鉴别,中耳炎无耳廓牵拉痛。

(二)外耳道疖并发耳后脓肿,系耳后淋巴结化脓所致,其位置在乳突骨膜下,应与急性乳突炎引起乳突骨膜下脓肿鉴别。X线摄片可见乳突炎时乳突气房明显混浊或有骨质破坏,而外耳道疖乳突片正常。

【治疗】

一、耳部热敷、理疗,如紫外线等。

二、选用敏感抗生素。

三、75%纱条填塞外耳道,每日更换1—2次。

四、对疼痛剧烈者给予止痛药,也可用3%酚甘油滴耳。

五、疖肿自行溃破时,周围清洁消毒,取出脓栓,置棉条引流。如破口小时,也可用刀尖扩大创口。注意切口应沿外耳道长轴方向切开,以免外耳道狭窄。

第五节外耳湿疹

外耳湿疹多见于小儿,好发于耳甲腔,耳廓后沟。也可发生于耳周皮肤。可出现外耳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等。按病程长短分急性、慢性两类。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文档评论(0)

duomi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