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常时为有型软便。1球型硬便:便秘时。2粘液稀便:见于肠壁受刺激或发炎时,如肠炎、痢疾、急性吸血虫病等。3粘液脓性血便:多见于细菌痢疾。4酱色粘液(可带脓)便:多见于阿米巴痢疾。5稀汁样便:可见于急性肠胃炎,大量出现时见于伪膜性肠炎及隐孢子感染。6米泔样便并大量肠粘膜脱落:见于霍乱、副霍乱等。7扁平带状便:直肠或肛门狭窄所致,排除直肠癌。8性状红细胞:正常大便中不存在,大量出现时为肠道下部出血所致。白细胞:正常大便中可见少量白细胞,大量出现时提示炎症反应。脓细胞:提示炎症反应。巨噬细胞: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依据。红、白、脓细胞生化全项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前白蛋白、总蛋白(TP)、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前白蛋白在肝脏合成,是肝功能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对肝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1肝硬化患者如果伴有腹水或食道静脉破裂反复出血时,由于蛋白丢失,总蛋白也倾向于低值。因此,血浆总蛋白量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另外,血浆白蛋白是血清总蛋白的重要部分,而肝脏是合成血浆白蛋白的最主要的场所。血浆白蛋白的量,除机体严重消耗外,是衡量肝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白蛋白的半寿期约为20d,因而血浆白蛋白水平并不是反映肝病急性期的良好指标;同时,血浆白蛋白水平是一静态指2标,它并不反映体内白蛋白的转换。白蛋白的合成障碍、分布(如腹3水)、分解代谢均影响它的血浆水平,而营养、内分泌平衡、血浆渗透4压(胶体渗透压)、肝病等均影响肝脏合成白蛋白。氨基酸缺乏(特别5是色氨酸)最易抑制肝脏合成白蛋白在。肝硬化时大量腹水并代白蛋白血症,常是因白蛋白在血管外分布而非肝脏合成白蛋白障碍的结果。6a-L-岩藻糖苷酶是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和诊断的可靠指标。阳性率为81.2%。肺癌、子宫癌、肝硬化、糖尿病、妊娠期间也可见升高。谷丙转氨酶增高:肝胆疾病:其他:谷草转氨酶增高:肝胆疾病:心肌梗死(48小时内),3-5天恢复正常。谷丙、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常用于监测有机磷农药中毒,现主要用于肝功能的检测,对肝功能的评估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提示肝胆疾病,与转氨酶同时检测有助于黄疸的鉴别。如:阻塞性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而转氨酶轻度增高;肝细胞性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转氨酶明显升高;谷氨酰基转移酶增高提示原发性肝癌、腺癌等,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总胆汁酸增高提示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管性肝硬化、妊娠性胆汁淤积。.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韩秋琼1、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GB,Hb)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等。长期多次献血者亦可代偿性增多。01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低10%-20%,妊娠中、后期孕妇、老年人。02病理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03病理性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04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脱水等。减低:各类贫血时随红细胞的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01022、红细胞比积01.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02.用于各种贫血的分类(正常细胞性、大细胞性、单纯小细胞性、小细胞性)3、红细胞参数平均值计算临床意义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用于贫血的分类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与疗效观察01

文档评论(0)

136****07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