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
PAGE1
PassiveHouse标准与原理
1.PassiveHouse概述
PassiveHouse(被动房)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建筑标准,旨在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PassiveHouse标准不仅仅关注建筑的保温性能,还涉及建筑的气密性、通风系统、太阳辐射利用、热回收等多个方面,以实现建筑在全年内的舒适室内环境和低能耗。
1.1历史背景
PassiveHouse标准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1996年,由德国物理学家WolfgangFeist创立的PassiveHouse研究所(PassiveHouseInstitute,PHI)正式定义了PassiveHouse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PassiveHouse标准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高效节能建筑标准之一。
1.2主要特点
高保温性能:通过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设计,确保建筑在冬季保持室内温暖,减少供暖需求。
高气密性:严格控制建筑的气密性,防止冷空气通过缝隙进入室内,减少能量损失。
高效通风系统:采用带有热回收功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回收排出空气中的热量。
太阳辐射利用:合理利用太阳辐射,通过建筑朝向和窗户设计,增加冬季太阳热量的利用,减少夏季过热。
低能耗标准:PassiveHouse标准规定,建筑的年供暖需求不超过15kWh/(m2·a),总能源需求不超过120kWh/(m2·a)。
2.PassiveHouse的能源需求标准
PassiveHouse标准对建筑的能源需求有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确保了建筑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实现极低的能耗。以下是主要的能源需求标准:
2.1供暖需求
标准:年供暖需求不超过15kWh/(m2·a)。
计算方法:通过热负荷计算,考虑建筑的传热损失、热桥效应、内部热源等因素。
影响因素:
建筑围护结构:墙体、屋面、地面的保温性能。
窗户:窗户的传热系数(U值)、太阳得热系数(g值)。
通风系统:热回收效率、通风量。
内部热源:人员、电器、照明等产生的热量。
2.2供冷需求
标准:年供冷需求不超过15kWh/(m2·a)。
计算方法:通过冷负荷计算,考虑建筑的传热增益、太阳辐射、内部热源等因素。
影响因素:
建筑围护结构:墙体、屋面、地面的传热性能。
窗户:窗户的传热系数(U值)、太阳得热系数(g值)。
遮阳措施:外部遮阳、窗帘等。
通风系统:热回收效率、通风量。
2.3总能源需求
标准:年总能源需求不超过120kWh/(m2·a)。
计算方法:考虑建筑的供暖、供冷、通风、照明、电器等所有能源消耗。
影响因素:
建筑围护结构:墙体、屋面、地面的保温性能。
窗户:窗户的传热系数(U值)、太阳得热系数(g值)。
通风系统:热回收效率、通风量。
照明和电器:高效照明、节能电器。
2.4一次能源需求
标准:年一次能源需求不超过120kWh/(m2·a)。
计算方法:考虑建筑的供暖、供冷、通风、热水、照明、电器等所有能源消耗,并将其转换为一次能源消耗。
影响因素:
能源转换效率:不同能源形式的转换效率。
建筑围护结构:墙体、屋面、地面的保温性能。
窗户:窗户的传热系数(U值)、太阳得热系数(g值)。
通风系统:热回收效率、通风量。
热水系统:热效率、热回收。
3.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是PassiveHouse标准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能源消耗。以下是一些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要点:
3.1墙体设计
保温材料:选择高效保温材料,如岩棉、聚苯乙烯泡沫(EPS)、聚氨酯泡沫(PUF)等。
传热系数:墙体的传热系数(U值)应尽量低,一般要求在0.15W/(m2·K)以下。
热桥处理:通过断桥技术减少热桥效应,确保墙体整体保温性能。
3.2屋面设计
保温材料:选择高效保温材料,如岩棉、聚苯乙烯泡沫(EPS)、聚氨酯泡沫(PUF)等。
传热系数:屋面的传热系数(U值)应尽量低,一般要求在0.10W/(m2·K)以下。
防水和排水:确保屋面的防水和排水性能,避免水分渗透影响保温效果。
3.3地面设计
保温材料:选择高效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XPS)、聚氨酯泡沫(PUF)等。
传热系数:地面的传热系数(U值)应尽量低,一般要求在0.10W/(m2·K)以下。
防潮处理:确保地面的防潮性能,避免地下水分影响保温效果。
3.4窗户设计
传热系数:窗户的传热系数(U值)应尽量低,一般要求在0.8W/(m2·K)以下。
太阳得热系数:合理选择窗户的太阳得热系数(g值),增加冬季太阳热量的利用,减少夏季过热。
气密性:确保窗户的气密性,防止冷空气通过缝隙进入室内。
遮阳措施: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可持续性评估软件:LEED二次开发_(1).LEED基础知识与认证流程.docx
- 可持续性评估软件:LEED二次开发_(3).LEED二次开发需求分析.docx
- 能源分析软件:DesignBuilder二次开发_(3).二次开发基础:编程语言与脚本.docx
- 能源分析软件:eQuest二次开发_(5).脚本语言编程.docx
- 能源分析软件:IES二次开发_(1).IES软件简介与安装.docx
- 三维建模软件:Graphisoft ArchiCAD二次开发_(1).ArchiCAD基础与界面介绍.docx
- 三维建模软件:Graphisoft ArchiCAD二次开发_(4).GDL(几何描述语言)编程基础.docx
- 《运营管理 第7版》课件 chapt.05_选址与设施布置;chapt.06_工作系统研究.pptx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理论与实践 课件 第7章 吃金币游戏.pptx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理论与实践 课件 第2章 虚拟现实的接口设备.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