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教案优选3篇.pdf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教案优选3篇.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教案第【1】篇〗

文本分析:

本课是著名作家叶文玲写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作者少年时代

的读书生活,阐明自己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本文为略读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

紧密相关,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先自读自悟,

把握主要内容,想想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

悟出了什么道理;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做一些批注,再

同组内同学交流体会;最后全班交流,明确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并适当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喻、差、瘾”等15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

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学习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逐步培

养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写作中受益的语

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写作经历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说说有关书的比喻句,使他们深入认识读书的益处。

导语: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位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

给我们带来知识、带来快乐,这位朋友是谁呢?它就是——书。(板

书:书。)如果让你们打个比方来形容一下这位“朋友”,你会怎么形

容呢?(学生答:书是一片汪洋大海,让我尽情畅游;书是一个巨大

的宝库,有取之不尽的财富;书是一个大花园,充满了醉人的芬芳……)

说得真好。在作家叶文玲眼中,书则是她的“长生果”。她为什么这

么形容呢?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教师板书:我的“长生果”。)

明确:“长生果”指吃了能长生不老的那种果子,把书籍比作“长

生果”,说明了书籍在作者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叶文玲女作家,1942年生于浙江省玉环市楚门镇。她从小就

钟情文学,十三岁时已发表小小说,初露才华,后以短篇小说《心香》

闻名遐迩,是我国当代文坛极为勤奋并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

品曾获多种奖项。她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无梦谷》《秋瑾》,传记文

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散文集《不了情》《枕上诗篇》《叶文玲品味

文集》等。

2.学生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注意

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出停顿和人物语气,圈画出生字新词。

4.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

识记生字。

比美过直书如似渴报

沉赠石屈母洁借

呕心血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饣:饥(饥饿)馈(馈赠)饱(饱含)饺(水饺)饭(吃

饭)

◆近、反义词归类:

近义词:借鉴——模仿亲切——亲热丰富——丰盛馈赠

——赠送

反义词:馈赠——索取悲惨——幸福丰富——贫乏赞誉

——谴责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

迷的程度。

[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文中指作者读书

进入意境,产生联想。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

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喻,了解,

明白。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文中指文章公式化,非常机

械、乏味。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生朗读课文,细心体会,讨论交流

文档评论(0)

kxg30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