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固态锂电池的制备工艺分析
-2-
-2-
1液态锂电池制备工艺
2世界范围内固态电池的开发
CATALOG目录
CATALOG
3固态电池制造工艺分析
4未来固态电池制造的发展趋势
-3-
-3-
1液态锂电池制备工艺
-4-软包电池主要工艺流程
-4-
前段工艺流程
模切极耳焊接叠片工艺流程
模切
极耳焊接
叠片
叠片
制片分条卷绕
制片
分条
卷绕
卷绕工艺流程
铝塑壳
铝塑壳成型
混料
涂布
辊压
顶侧封
装配
后处理化成后段工艺流程
后处理
化成
排气封口
老化
注液段工艺流程
活化
注液
烘烤
烘烤
单线电池制造效率:
单线电池制造效率:15ppm
单线最大产能:1.6GWh/年
-5-圆柱电池主要工艺流程
-5-
卷绕分条
卷绕
分条
制片烘烤
混料辊压激光焊X-ray检测滚槽入壳涂布
混料
辊压
激光焊
X-ray检测
滚槽
入壳
涂布
注液
烘烤
盖顶盖封口清洗检测分选
盖顶盖
封口
清洗
检测分选
化成包装处理
化成
包装处理
单线电池制造效率:
单线电池制造效率:300ppm单线最大产能:1.8GWh/年
-6-铝壳电池主要工艺流程
-6-
极板制作
涂布
辊压
辊压
电芯制作
烘烤
卷绕
混料
分条
分条
极片制片
极耳点焊入壳装隔圈电芯装配
极耳点焊
入壳
装隔圈
包底胶
热冷压
!
电芯检测
折极耳
电芯检测
真空烘烤
真空烘烤
封口
封口
注液注液化成
注液
二次补液
二次补液
静置活化
化成
化成
X-ray检测
激光焊
气密检测
绝缘检测
后续处理
单线电池制造效率:
单线电池制造效率:12ppm
单线最大产能:1.6GWh/年
-7-三种电芯形式成组特点对比
-7-
性能
圆柱
方壳
软包
分析
成组安全性
成组安全性
中高
中高
低
低
中
中
圆柱:单电芯容量小,热失控易控制,电芯上可焊
圆柱:单电芯容量小,热失控易控制,电芯上可焊接保险丝降低过流安全风险;
软包:电芯较薄,散热好,高温不易发生热失控,且热失控时铝塑膜先破裂;
方壳:电芯散热性能差,并且容量较大,热失控时难以控制。
成组效率
成组效率
中
中
高
高
低
低
方壳电芯>70%,圆柱电芯>65%,软包电芯>60%。
方壳电芯>70%,圆柱电芯>65%,软包电芯>60%。但由于软包电芯、圆柱电芯本身比能量较高,三种电芯成组后在系统层面比能量基本持平。
成组灵活性
成组灵活性
高
高
低
低
中
中
圆柱:电芯尺寸最小,能适应不同
圆柱:电芯尺寸最小,能适应不同PACK的空间需求,灵活性最好;
软包:电芯多为长条状,尺寸较小,通过不同的摆放适应多数PACK空间需求;
方壳:电芯容量和尺寸都比较大,摆放形式单一,成组灵活性较差。
成组复杂性
成组复杂性
高
高
低
低
中
中
圆柱:电芯容量小,成组零部件多,
圆柱:电芯容量小,成组零部件多,系统复杂;
软包:电芯强度较差,需要结构支撑件,系统比方壳电池复杂但优于圆柱电芯;
方壳:电芯容量大、强度高、成组最为简易。
成组成本
成组成本
高
高
低
低
中
中
三种电芯成组成本基本与成组复杂性成正比:
三种电芯成组成本基本与成组复杂性成正比:圆柱电芯>软包电芯>方壳电芯
热管理效率
热管理效率
中
中
低
低
高
高
软包:电芯厚度小,散热面大,热管理效率最高;
软包:电芯厚度小,散热面大,热管理效率最高;
圆柱:电芯容量小,散热面多,但有效接触传热面积小,热管理效率居中;
方壳:电芯容量大,散热面少,热管理效率较低。
固态锂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换传统液态电解质
液态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
SeparatorLiquid
Separator
Electrolyte
Anode
activematerial
Cathode
activematerial
Solid
Electrolyte
(SE)
Li2S-P2S5
Cathode:
LiNi1/3Mn1/3Co1/3O2Anode:Carbon
Conductivematerial
Binder
Anodelayer
Insulationlayer
Cathodelayer
Anodelayer
Insulationlayer
Cathodelayer
-8-
-8-
关键差别:电解质由液体变为固体--兼顾安全性、
关键差别:电解质由液体变为固体--兼顾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性能
-9-
-9-
2世界范围内固态电池的开发
-10-锂电池体系分类:依据电解质种类划分
-10-
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电池全固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