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内容:(1)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四)评价(意义):(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一)背景(条件)
(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4)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5)思想: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二)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二三
列宁主义的形成(理论
十月革命的胜利(实践)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背景
革命建设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实践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电理论到实践
由理想到现实
d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理论)学习聚焦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新理论
新纪元新探索
岳西县店前中学2025届高二(1)(2)班编制:王焰明
(1)客观:①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存在大量封建残余,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②政治:沙皇专制制度下,社会矛盾尖锐,
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③外部(导火线):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加速革命到来。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学习聚焦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理论
背景(十月革命发生的条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
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三鑫历史纵横
(1)二月革命①背景:②过程:
③结果: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认为,俄国无产阶级尚无能力管理国家,便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达成协议,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自己则处于次要地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2)《四且提纲》:1917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并亲自领导了组织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
(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学习聚焦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历史纵横二月革命
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的失利使沙皇政府陷入困境,国内危机加剧,和平、面包和土地成为民众的迫切要求。1917年2月,首都彼得格勒面包供应短缺,食品价
格猛涨,工人和市民举行罢工抗议。②过程: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示威人群走上街头,革命爆发。奉命镇压的军队转而支持民众,宣布起义。工人和起义士兵建立了革命领导组织——工兵代表苏维埃。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众叛亲离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寿终正寝。由资产阶级政党组成的临时政府宣布接管政权。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绘画作品)
(篇首)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
埃两个政权并存的罕见局面。为了引导革命胜利前进,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这幅绘画表现了工兵代表热烈欢迎列宁的场景。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一列宁主义的形成(理论)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实践)(革命)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作品)
(一)条件
(二)过程:(1)二月革命;(2)《四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北师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pptx
- 合格考教学)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岳西县店前中学2025届高二(1)(2)班.pptx
- 合格考教学)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岳西县店前中学2025届高二(1)(2)班.pptx
- 合格考教学)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岳西县店前中学2025届高二(1)(2)班.pptx
- 合格考教学)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岳西县店前中学2025届高二(1)(2)班.pptx
- 合格考教学)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岳西县店前中学2025届高二(1)(2)班.pptx
- 合格考教学)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岳西县店前中学2025届高二(1)(2)班.pptx
- 合格考教学)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岳西县店前中学2025届高二(1)(2)班.pptx
- 合格考教学)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岳西县店前中学2025届高二(1)(2)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