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
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
问题探讨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
2.你认为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
方法有哪些?
例如,将待定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其他生物,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等等。;
教学目标;
类型;
将R型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
小鼠死亡,从小
鼠体内分离理出S型活细菌;
二、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4、实验结果
格里菲思推断: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
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1)蛋白质在加热后会变性。
2)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开;但是,缓慢冷却后,双螺旋结构可恢复。(DNA的变性和DNA的复性);
三、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1、科学家: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及其同事
2、实验思路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
三、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3、实验过程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蛋白酶(或RNA酶、酯酶)DNA酶;
组别;
三、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4、实验结论
1)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注意:
A.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该实验涉及基因重组的概念。;
三、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5、基因重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本质;
三、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6、科学方法: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P46·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或减法原理”;
·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利用了加法原理;
·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这利用了减法原理”。;
1、病毒:(T2噬菌体)(含C、H、0、N、S)
1.组成:蛋白质外壳和DNA;
阿尔弗雷德·赫尔希(AlfredHershey)和助手玛莎·蔡斯(女)(MarthaChase)的这项研究分享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实验过程(1952年,赫尔希与蔡斯)
1)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35S32P
思考:若用14C和3H来标记蛋白质和DNA是否可行
如何用35S来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
首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得到标记的噬菌体
总结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是怎样的?
分别标记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保温作用是什么?
让噬菌体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并适当增殖
搅拌的作用是什么?
将大肠杆菌与吸附在上面的噬菌体分离
离心的目的是什么?
让上清液中析出较轻的T2噬菌体,沉淀物中留下较重的大肠杆菌;
35S标记
的噬菌体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
32P标记
的噬菌体;;
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4、实验结论
1)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2)DNA能进行自我复制,DNA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注意:
A.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B.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35S标记的实验发现沉淀物中也有放射性,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搅拌不充分导致部分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上,离心时随细菌到沉淀物中。
●32P标记的实验发现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培养(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未侵染细菌;
培养(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已经释放。;;
思考.讨论(P46)
1、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共79张PPT)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2.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课件(共32张PPT)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课件(22张PPT)高中生物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pptx
-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课件(共22张PPT)高中生物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pptx
- 2-2-2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课件(共21张PPT)高中生物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pptx
- 2-3 伴性遗传 课件(24张PPT)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育教学资料.pptx
- 2-3 伴性遗传 课件(共24张PPT)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二.pptx
-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29张PPT)高中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pptx
-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件(共29张PPT)高中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pptx
- 2-3-1 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课件(27张PPT)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pptx
最近下载
- 《无人机艺术摄影》课件——项目8 航拍照片的后期处理.ppt VIP
- 新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环境》大单元教学课件(第2课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泰山版).docx VIP
- 2024年(新高考I卷)英语试卷评讲 课件.pptx
- 2025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That's Us高清钢琴简谱.pdf
- 2025年中考命题作文押题预测:《我的2024》写作指导+佳作展示.docx VIP
- 教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 VIP
- 2025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