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孝文帝改革之史料大全版.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要求: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最新考古已证实,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内的石刻祝文刻写的是鲜卑族拓跋部的祭祖文字,证明该地区是拓跋部的发源地。公元315年拓跋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拓跋珪像北魏疆域图材料一“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通典·边防典》材料二“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宋书·谢灵运传》1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激化;2北魏统治者采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民族矛盾尖锐;3人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北魏统治面临严重危机。4孝文帝5岁即位,因年幼,由其祖母冯太后辅政。冯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是北魏西城郡公汉人冯朗的女儿。史称太后“性聪达”、“猜忍,能行大事”。冯太后以汉人身份而成为北魏女主,因而十分重视用汉族封建文化教育拓跋皇族子弟。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

北魏冯太后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高祖纪》孝文帝受到汉文化的教育,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推动北魏学习汉文化的冯太后掌握实权;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汉族农耕为主定居比较完备先进北方少数民族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相对落后相对落后“刘、石、苻、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拔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叶适《旧学纪言》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01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实行汉制、移风易俗02北魏前期百官无俸禄,高允从太武帝到文成帝,为中书侍郎27年“时百官无禄,允常使诸子樵采自给”,那些无所顾忌的鲜卑镇将刺史则不同,他们在任上,只要上缴定额的租调,便可在区内大力搜刮。因此,北魏前期吏治腐败,官吏四处搜刮抢掠,“初来单鞭执马,返时从车百辆”。01——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02官吏原无俸禄,贪污成风,影响了北魏政权的经济收入,加深了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背景:实行俸禄制:“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魏书·高祖纪》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魏书·高祖纪》官吏任期按照政绩好坏来决定内容:吏治得到改善;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为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局面意义:材料一所谓“自永嘉丧乱,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或死于干戈,或毙于饥馑,其幸而存者盖十五焉。”正可说明这扰攘的一百多年间,中原地区的农民不是在战争中大批地被屠杀,便是饥馁死亡,或弃去自己的田园逃往江南,以及漂流异乡,变为世家大族庇护下的“佃客”。这样,自然使中原地区许多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荒田。——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材料二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内容: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影响:对地主:地主原有土地不变,官吏得到公田,统治阶级的利益得到保障;对农民:不准买卖土地、公开授田的规定,限制土地兼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对国家:保证了国家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经济的恢

文档评论(0)

gongmengj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