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X线检查技术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线检查技术;目录:

适用范围

平片检查注意事项

基础解剖知识

下肢X线检查位置(16个)

摄影目的、成像野大小、摄影距离、体位设计、中心线、屏气方式、标准影像显示。;①骨折与关节脱位;

②骨与关节先天性发育畸形;

③骨与关节感染;

④骨关节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⑤慢性骨关节疾病;

⑥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疾病等。;①四肢长骨、关节一般应摄取正、侧位片;;⑤需在一张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摆位方向应该一致,以便对比观片;;⑦身体较厚部位可使用滤线器摄影;;①下肢骨的结构:

下肢带骨:髋骨。

下肢游离骨:股骨、胫骨、腓骨、髌骨、附骨、跖骨、趾骨。附骨7块:跟骨、距骨、骰骨、足舟骨、外侧楔骨、中间楔骨、内侧楔骨。指骨:14块,分别为2~5指近、中、远节足指骨,第1趾只有近、远节足趾骨。

②下肢骨连接:髋关节、闭孔、耻骨联合、骶髂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胫腓关节、附骨间关节、跖趾关节。

③体表定位标志:髂嵴、髂前上棘、耻骨联合、股骨大转子、髌骨、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胫骨隆突、腓骨小头、内踝、外踝、第三跖骨基底部、跟骨结节、腘窝、坐骨结节。;1.足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踝关节以前各骨正位形态、软组织及关节。适用于骨折、脱位和足内异物位置的确定、畸形、痛风等。

成像野大小:8×10或10×12英寸,沿足的长轴竖放。(-)

摄影距离:90~100㎝。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对侧下肢伸直,被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稍内旋,足底紧贴探测器,足的长轴与探测器长轴平行,探测器前缘包足趾,后缘包足跟,第三跖骨基底部置于探测器中心。

中心线:经第三跖骨基底部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

屏气方式:无。

标准影像显示:照片中足呈正位像,第3跖骨基底部位于照片正中,跗骨到趾骨远端密度适当,骨纹理清晰可见,舟距关节与骰、跟骨间隙清晰可见,周围软组织层次分明。;2.足内斜位

摄影目的:观察足各骨斜位形态、软组织及关节,主要用于检查骰骨和相临关节及第四、五跖骨基底部。

成像野大小:8×10或10×12英寸,沿足的长轴竖放。(-)

摄影距离:90~100㎝。

体位设??: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对侧下肢伸直,被检侧膝关节屈曲,足底踏于探测器上,膝关节内旋,使足底内缘紧贴探测器,外缘抬高,足底面与探测器呈30~45°,足背与探测器平行。足的长轴与探测器长轴平行,探测器前缘包足趾,后缘包足跟,第三跖骨基底部置于探测器中心。

中心线:经第三跖骨基底部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

屏气方式:无。

标准影像显示:照片中除骰骨呈正位像外,足部其余各骨呈斜位像,第1、2跖骨近端重叠,第3跖骨基底部位于照片正中,骰骨与周围各骨影像无重叠,且关节间隙显示清晰。其余各关节间隙可显示,跗骨到趾骨远端密度适当,骨纹理清晰可见,周围软组织层次分明。;3.足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足各骨侧位形态、软组织及关节。主要用于检查足畸形和足内异物。

成像野大小:8×10或10×12英寸,沿足的长轴竖放。(-)

摄影距离:90~100㎝。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对侧下肢伸直,被检侧膝关节屈曲,足底踏于探测器上,膝关节外旋,使足底外缘紧贴探测器,膝部用棉垫垫高,足底面与探测器垂直,足的长轴与探测器长轴平行,探测器前缘包足趾,后缘包足跟,将足中部置于探测器中心。

中心线:经第一跖骨基底部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

屏气方式:无。

标准影像显示:照片中足呈侧位像,趾骨、跖骨、跗骨大部分重叠,跟、距骨呈侧位像,各骨骨纹理清晰可见,周围软组织层次分明。;4.跟骨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跟骨侧位形态和软组织。主要用于检查跟骨骨刺、外伤和其它病变。

成像野大小:5×7英寸,沿足的长轴竖放。(-)

摄影距离:90~100㎝。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对侧下肢伸直,被检侧膝关节屈曲,足底踏于探测器上,膝关节外旋,使足部外踝紧贴探测器,膝部用棉垫垫高,足底面与探测器垂直,足的长轴与探测器长轴平行,探测器后缘包跟骨结节,将外踝下2cm置于探测器中心。

中心线:线经内踝下2cm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

屏气方式:无。

标准影像显示:照片中跟骨呈侧位像,位于照片正中,跟骰关节、跟距关节关节间隙清晰显示,各骨骨纹理清晰可见,周围软组织层次分明。;5.跟骨轴位

摄影目的:观察跟骨轴位形态和软组织。主要用于检查跟骨骨折和其它病变。

成像野大小:5×7英寸,沿足的长轴竖放。(-)

摄影距离:90~100㎝。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于摄影床上,对侧下肢弯曲或伸直,被检侧下肢伸直,足尖向上,稍内旋10~15度,踝关节极度背屈(也可用布带牵拉足前部),足跟置于探???器远1/3处,小腿的长轴与探测器长轴重叠。

中心线:向头端倾斜35~45°,从足底经内、外踝连线的中点射入探测器中心。

屏气方式:无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