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练习

一、单选题

1.1915~1918年《新青年》第Ⅰ卷至第5卷,“社会主义”一词共出现34次;1919年《新青年》第6卷,“社会主义”一词出现104次;1919~1922年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至第9卷,“社会主义”一词出现共达88次。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社会对救亡道路达成共识

C.革命运动促进思想启蒙深入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起步

2.墨子主张“不辟亲疏”,即爱人与用人不能以“亲亲”为标准,应完全消除亲与疏的差别,真正做到一视同仁。“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由此可知,墨子的观点(???)

A.有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B.提倡“尚贤”的政治主张

C.与儒家核心思想相一致 D.重视孝在伦理中的作用

3.胡适曾评论《墨子》一书:“在一百年前,清朝的学者懂得此书还不多。到了近来,有人知道光学、几何学、力学、工程学等,一看《墨子》,才知道其中有许多部分是必须用这些科学的知识方才能懂的。后来有人知道了伦理学、心理学等,懂得《墨子》更多了。”这反映了《墨子》一书(???)

A.体现百家争鸣学说精华 B.蕴含一定的现代价值

C.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工具 D.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

4.《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同“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此族也,不在祀典。”这体现了(???)

A.天人合一的理念 B.和而不同的精神 C.推崇孝道的风尚 D.崇德尚贤的思想

5.下图分别为东北地区夏家店下层大甸子遗址的761号墓陶鬲纹饰、湖北地区的石家河人头像、四川三星堆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神面。这可以印证(???)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B.区域间文化交流频繁

C.各地区社会信仰趋同 D.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

6.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地。出土的陶器器型以双耳大罐、高领双耳罐为主;玉器有琮、璧等礼器与环、珠、绿松石等装饰品;铜器以红铜为主,有锥、刀、斧等;石器则有磨制的石斧等。这集中反映了齐家文化(???)

A.文明内涵的丰富性 B.地域传播的局限性

C.发展形态的趋同性 D.发展程度的先进性

7.据统计,唐宋年间,被流放到海南的贤相名臣、流寓名士有20多名。他们为海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宋代爱国名臣胡铨谪居崖州时,缘结乡民,兴建学堂,亲自执教,“日以训传经书为事”,“黎酋纷纷遣子入学”,为黎汉民族培养了大批学子。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 B.中原文化传播范围扩大

C.海南移民以被动移民为主 D.边疆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8.铜陵师姑墩夏商——春秋时期铸铜遗址考古发掘,填补了皖江中下游无夏商时期文化遗存的空白。初步分析,接近于夏时期的遗存与江准地区的大城墩类型面貌相似,并与二里头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商时期遗存表现出较浓的中原风格,并与长江中游地区同类遗存也有一定联系。上述分析可说明当时(???)

A.江准文化逐渐趋同 B.文化联系由来已久

C.中华文明多元并立 D.中原文化遥遥领先

9.西域僧人佛图澄来到后赵统治下的中原地区后,其才学颇受推崇;佛图澄的弟子道安兼通儒释之学,随前秦扩张南下襄阳,在南方有较高的名望;西域僧人鸠摩罗什精通汉语,在后秦帝王姚兴的大力赞助下,将大批佛经译成汉文。这(???)

A.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

B.夯实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根基

C.实现了南北宗教信仰的整合

D.加速了十六国并立局面终结

10.周人将“德”的观念用以解释王朝兴替、人事盛衰,并将其视为施政的准则。据《礼记·表记》所载,“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表明周人(???)

A.儒家伦理影响广泛 B.官僚政治渐趋成熟

C.人文意识已经觉醒 D.礼乐制度等级森严

11.孟子主张“仁民而爱物”,庄子提出“天人合一”,管子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上述言论可以说明(???)

A.完整的生态伦理学说的构建

B.生态伦理植根优秀传统文化

C.诸子百家思想相互融合碰撞

D.民本思想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12.下表为元代郭守敬版《二十四孝》所辑录故事的时期分布及代表作品。

时期

数量

代表作品

远古时代

1

虞舜(孝感动天)

春秋时期

5

曾参(啮指痛心)、仲由(百里负米)

两汉时期

6

汉文帝(亲尝汤药)、董永(卖身葬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9

王祥(卧冰求鲤)、郭巨(埋儿奉母)

唐宋时期

3

唐夫人(乳姑不怠)、朱寿昌(弃官寻母)

据表可知,《二十四孝》突出反映了(???)

A.孝道文化始终是儒家思想核心

B.儒学社会尊崇地位的嬗变

C.孝道文化社会政治功能的演变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异化

13.先秦有很多关于“百姓”一词的记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