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5 挑山工 精华版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语言运用: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思维能力:理解挑山工话中包含的哲理。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一心向着目标出发,专心致志,一往无前。

课前解析

关注作者: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散文《挑山工》,中篇小说《神鞭》,研究性图典《绵山神佛造像上品》,小说散文集《散花》,学术著作《消逝的花样》等。

关注课文:《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从中悟出人生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教学目标

1.认识“泰、杖”等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说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挑山工话中包含的哲理。(重点)

4.默读课文,理解并学习挑山工奋力攀登的精神。(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情境

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去爬过山吗?在爬山的过程中有遇到过扛着扁担运货的人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个职业有关的新课文。

教师出示课文题目并板书。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挑山工)

教师解释题目意思。(出示课件3)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

出示词语。(出示课件5)

泰山竹杖敞开拘束包蕴

3.教师提出问题: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试着概括课文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6、7)

第一部分(1、2):写“我”发现挑山工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部分(3~6):写“我”登山的经历,通过与挑山工的对话,揭开心中的疑问。

第三部分(7):“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来激励自己。

三、精读细研,深入分析

(一)研读第一部分。

1.教师提出问题:默读第1、2自然段,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出示课件8)

预设1: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

货物“沉甸甸的”,说明货物重,因此需要“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出示课件9)

预设2: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出示课件10)

教师提出要求:在纸上画一画挑山工的行走路线吧!(出示课件11)

教师提出问题: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出示课件12)

预设:能够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可以省些力气。担着重物走直线,膝盖会受不住。

(板书:走折尺形路线,却常常领先)

2.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的疑问是什么?(出示课件13)

预设:为什么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速度却不比游人慢?

(二)研读第二部分。

1.带着作者的疑问,默读第3~6自然段,找到挑山工的话,圈画下来,进行思考。(出示课件14、15)

预设1: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

预设2: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板书:山中相遇,交谈解谜)

2.教师提出问题: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挑山工“一个劲往前走”?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思考回答。(出示课件16、17)

预设:①“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时,遇到一个挑山工。

②到了回马岭,“我们”休息时,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

③爬到五松亭,“我们”看见古松下有个人在整理挑子,那正是他。

2.教师提出问题:默读填表,列出挑山工和游人登山的不同。(出示课件18)

游人

挑山工

对比

3.教师提出问题:第6自然段,“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中,说挑山工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哲理吧!(出示课件19)

预设: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板书: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句子的感知,了解挑山工的登山路线及登山快的原因。

(三)研读第三部分。

1.教师提出问题:第7自然段中说“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作者将画一直挂着,还说“因为我需要它”,“它”指什么?(出示课件20)(板书:画画激励自

文档评论(0)

钟爱书屋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为中小学学生教育成长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教师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学习及授课,提高趣味性,鼓励孩子自主进行学习,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认证主体韵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40JF6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