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今天主要聊一聊古代作战。目的是纠正一下凡是两军对垒就单挑、凡是用计就火攻的演绎手法。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史书里,负责记录的史官往往不通军事,因此在记录各类战役时搞不清楚怎么打仗。于是就会出现中国战争更多的是计谋、单挑、阵法的描述,甚至寥寥数笔一带而过。这并不利于对传统军事文化的继承。
而在古代,常年在外领兵打仗的军官们又多为文盲,自己很会带兵作战,却又很难把战争经验形成为文字记录。本人作为服役20年的现代陆军军官,基于历史资料和军事论文,简要为古代战争复原做一些努力。众所周知,即使在古代,作战也分野战、攻城、伏击、船战等等样式。以三国为例,刘备率10万军队与曹操10万大军在汉中平原相遇,双方拉开阵势准备厮杀,刘备要击败曹操要完成哪些工作呢?本文以野战厮杀为例,作一简要概述。
现地勘察
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道理谁都懂,可真到了战场上又该如何具体落实呢?开战前,刘备首先要集合中军参谋和各部队将领组成现地勘察组,在阵前寻找高处观察对手情况。需要了解哪些内容呢?兵、垒、器、障。意思就是有多少人、营垒的设置、携带有哪些武器、设置了哪些障碍。但因为对方是10万人的大军,正面很宽,需要组成几个勘察组,由左至右,黄忠观察一段、张飞观察一段、法正观察一段……并汇总形成勘察报告。
定下决心
此时中军的幕僚、参谋就开始忙碌了。可不会像演义中那样仙气飘飘的献献计、写写公文。主要工作有:汇总报告、堆制沙盘、描绘地图、撰写作战计划初稿并呈幕僚总长审阅、然后再修改、再审阅。刘备再召集中军将领和幕僚们以此为基础召开军事会议,大家畅所欲言,形成最后的决心。主要包括:敌人兵力、营垒前沿、重要兵器、障碍物、主要任务、行动路线、进攻方式、各部分队的任务及协同办法、弓、骑、投石等等兵种部队的使用时机和方法等等。
传达命令
中军的作战计划完成后,中军的骑兵会把主帅的行动计划传达给各部队。各部队再以此为基础制定本级的作战计划,各部队的计划制定完后,再传达给下一级部、分队。按照君侯、部曲、屯长、队率、什长、伍长的等级,各部、分队再制定本级的计划。各级有各级的计划、各部队有各部队的协同方式和作战分工,使每一级的指挥都能形成链接。期间,每一级也会召开本级的军事会议、组织本级的现地勘察、描绘本级的沙盘地图,最终形成本级的最后决心。
冲击阶段
指挥官:中军设置指挥台,主要采取旗语、鼓点、鸣金、口令、骑兵、战前协同等方式指挥各部分队,形成层级指挥。当各级接到上级冲击命令后,校尉以下军官必须立即下达本级的冲击口令。在冲击过程中,指挥官都应当在队形的先头,边作战变观察冲击路线和冲击目标。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敌情指挥本级变换阵型,随时以最适合的阵型完成任务。
队形:先抛开什么八卦、长蛇、风扬、车轮阵,只讲最基本的兵种阵。两军对垒,第一列为驽兵,第二列为盾牌兵,第三列为步兵,对射时驽兵在第一列,防护时盾牌兵上前,驽兵退至第二列。近战时步兵才到第一列。骑兵在步兵两侧、第四列或机动地域待机使用。
步兵:步兵主要分:戈、矛、戟、刀、剑。戈以横扫为主,主要对敌人的骑兵。戟可扫可刺,属于多功能兵器;矛以刺为主,主要对付敌方的作战人员。三国时期,这4类兵器已经普遍配属到伍这一级。因此即使是5个人为一组的伍,也是一个战斗团体,戈、矛、戟、刀、剑形成一个组合,各自为战,需要严格分工,配合默契。
刀、剑:其实在战场上短兵器是难以发挥作用的,戈、矛、戟通常长5米,而短兵器只有50-80厘米之间,如果认为自己武艺高强在战争中使用剑法,多半要被桶上“一万个透明窟窿”。除非战斗进入近身阶段,刀、剑的灵活度才能发挥作用。
骑兵:在三国时期,骑兵已经作为单一兵种使用,主要完成正面突击、长途突击、战术包围、断敌后路等任务。但由于涉及马匹训练,骑兵行动很难协调统一,骑兵战术和阵型往往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因此,三国时期的骑兵往往采取一窝蜂而上的冲击战术,只有到了隋朝配备马鞍和马镫时,骑兵的兵种优势才发挥出来。因此,在三国战场上骑兵的使用时机有限。
战斗指挥
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前期的作战计划应该叫预案、计划。要让军队取得胜利,连续、不间断、熟练的指挥才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才谈得上兵者,诡道也:什么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擒贼擒王。在古代,一个将领、军官、头目的大部分工作,其实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命令贯彻到普通的兵。这也是古代兵家最基本的要求:纪律。古代军人平时的训练就要养成令行禁止的习惯。对上级的命令形成条件反射。
除此之外,战斗期间的实时指挥非常重要。古代没有无线电台、没有扩音喇叭,虽然有一些简易信记号或旗语的指挥,但在混乱的战场,最有效的指挥方式还是靠“吼”。声音传播大家都知道,在嘈杂环境下也就10步以类,因此伍长的指挥就是战斗指挥的基本单元了。下面,我就以作战中步兵伍长为例,试着展现一下步兵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