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7
建
筑
设
计
方
案
说
明
【高中部】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总图
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
第四章结构设计说明
第五章给水排水说明
电气设计说明
第七章暖通设计说明
第八章然气设计说明
第九章消防设计说明
第十章节能设计说明
第十一章无障碍设计说明
第十二章人防设计说明
第十三章环境保护说明
第十四章卫生防疫说明
第十五章安全说明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概况
1、 基地位置
选址两江新区礼嘉组团,礼博路北侧光照路北侧,靠近嘉和社区,A05-1A05-2地块,总用地面积约7.14万平米(108亩)。高中拟建30班。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主要建筑物有2#教学楼、3#实验楼、4#食堂宿舍及车库、5#楼综合楼车库及设备用房、6#楼风雨操场及大礼堂。其中2#教学楼,地上最高4F,一层层高5.0米,标准层高4米,最高21米.3#楼地上最高为4F一层层高5.0米,标准层高4米最高17米。4#楼地上最高5F负一层食堂层高5.9米车库层高5.7米一层4.5米标准层3.3米总高21米5#楼地上3F车库层高5.7米负一楼层高5.1米一楼5.1米2-3F3.6米总高12.3米6#楼大礼堂舞台层高11米方便舞台.灯光.设备布置,观影区场地前后高差7米层高最小5米,入口大厅层高5米;风雨操场1F,高14米。
项目地上建筑面积:49181.6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99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134.98平方米,总停车位为270辆。
二、设计依据
1、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委托书。
2、甲方提供的用地范围红线地形图,比例1:500及CAD电子文件。
3、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及规划法规。
4、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及技术规定。
5、甲方与我院签定的设计合同。
三、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 总图
设计中着重强调校园的开放性、自然性、人文性、历史性。
设计时充分考虑地形高差关系,利用高差形成两个相对独立区域:教学区、和运动区,利用踏步、广场、道路、架空区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教学综合体,创造出强烈张力,加强整体上的向心感,打造优质的两江校园形态。
一、功能分区
场地西北侧为初中部教学楼,西南侧为高中部教学楼。场地中部是综合楼。场地西侧为学校主入口.场地东侧设有400米操场和运动区,北侧为实验楼,操场下设地风雨操场、礼堂、场地北侧设宿舍食堂。
二、 规划结构及交通组织
由一条西北至东南的贯穿“中轴线”联系起学校各功能区。结合场地高差形成高度不一的主、次入口。步行人流通过校园景观中轴线进入教学楼,自由到达所去的教学区域,同时可以到达生活区和运动区;校园设2个车行入口满足消防和紧急情况下的车辆到达需求。车库设2个出入口分2个区满足教师及家长的停车需求,学生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中。
教学中心区由校园景观中轴线上和综合楼组成,连接各大功能区,它有一种不对称的秩序美,而又不失稳重感和均衡感。
三、环境设计
校园的环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必须考虑到他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尽可能保留原始地形,建筑依山势而建。方案中,台地的利用发挥到极致,形成立体景观效果,台地错落有致,既赋予环境于活力,将校园融入浪漫的意境,又将教学区、生活区以及体育运动区有机结合起来。景观设计配置高大的乔木使校园中的自然特征更为明显,增添了绿化层次。
在绿化设计中使点、线、面状的绿地相互结合,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校园绿化系统。
教学区的大片绿化,校前区的景观中轴线,生活区的生活广场构成校园的“绿荫精华”。浪漫的构图,无形中产生一种张力,凝聚成校园空间中独有的形式美感与场所精神,也成为城市共享的绿色资源。
与空间相融的点,象触角般渗透到各分区的结点绿化,如花坛、教学楼间的庭院绿化、雕塑、小品、亭、校门构筑物等,从整体到局部,丰富了校园的景观环境。
四、空间设计
设计中注重人经过建筑时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效果,在空间中流动,自由的欣赏建筑的方式。
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人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尺度的空间。
“围而不堵,透而不疏”的空间设计使校园建筑既有空间形态上的围合感,又形成有丰富层次的室外空间。
庭院空间:教学楼间的庭院绿化是学生课间活动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所,底层架空使庭院间的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