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低效园林地改为高标准良田项目实施方案B册.doc

低效园林地改为高标准良田项目实施方案B册.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低效园林地改为高标准良田项目

(B册)

PAGE

PAGE2

目录

TOC\o1-3\h\z\u1工程设计 1

1.1设计标准及原则 1

1.1.1土地平整工程 1

1.1.2灌溉与排水工程 1

1.1.3田间道路工程 2

1.1.4其他工程 2

1.2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2

1.2.1灌木地开发整治 2

1.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7

1.3.1新建生态水凼 7

1.3.2渠系建筑物 7

1.4田间道路工程设计 9

1.4.1生产大路设计 9

1.4.2田间道设计 9

1.4.3道路附属工程 9

1.5其他工程设计 11

1.5.1新修宣传牌设计 11

1.6工程量汇总 11

2施工组织设计 13

2.1施工条件 13

2.1.1自然条件 13

2.1.2交通条件 13

2.1.3主要建筑材料供应 13

2.1.4其他条件 13

2.2施工总布局 14

2.3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15

2.3.1施工测量 15

2.3.2土石方工程 16

2.3.3砌体工程 17

2.3.4混凝土工程 18

2.3.5道路工程 19

2.3.6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0

2.4质量管理 21

2.5施工进度 21

3投资预算 22

3.1编制说明 22

3.1.1投资预算编制依据 22

3.1.2取费标准及计算说明 22

3.2预算成果 33

3.3资金筹措 34

3.4投资进度计划 34

4实施管理 34

4.1实施管理机构 34

4.2实施管理 34

4.2.1管理制度 34

4.2.2控制措施 35

附件 36

1工程设计

1.1设计标准及原则

1.1.1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根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2000)、《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DB50-T1015-2020)和《重庆市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2015)》等,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地形条件及农民耕作习惯、农业种植品种结构等实际情况进行土地平整工程。确定本项目需达到的技术要求为:中低山槽谷区域,梯田化率不低于70%,田面坡度≤10°。坡面台面宽度≥3m,旱地耕作层厚度≥20cm,水田耕作层厚度≥20cm,有效土层平均厚度≥50cm,适宜小、微型农机作业的耕地面积占项目区耕地面积的比例≥70%。土地平整区域应进行地力培肥,加速土壤熟化,增加土壤有机质,逐步恢复和提高地力水平。地力培肥措施可包括秸秆还田、绿肥翻压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525-2021),设计补施有机肥7500公斤/公顷,为保证地块达到对应的肥力,施工单位需种植粮食作物,如果农作物正常收割并满足举证要求,则表示培肥措施已到位,否则需要整改。

1.1.2灌溉与排水工程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2—9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及《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结合项目区降雨分布、水土资源、作物种植结构、灌区规模及灌水方法等因素,确定灌溉标准按抗旱天数30天,灌溉保证率为75%;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95。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建设原则,本项目要求满足灌溉设计保证率的农田面积比例不低于95%。

1.1.3田间道路工程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田间道路设计应符合“与田、林、村、渠、沟等项目设施布局相协调,有利于田间生产的管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原则。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项目区内田间道参照四级公路标准设计。

①田间道设计标准

按照《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2007)》设计要求,田间道路最大纵坡小于9%,田间道的平曲线半径一般应不小于15m。新建田间道路基填方在0.8m深度范围内,其压实度必须达到93%;填方在0.8m深度范围以上,其路基压实度必须达到90%以上。若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则必须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