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杨万里插秧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Z壹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朗读节奏,体会诗歌形式上的特点。贰分析诗中描绘的农民插秧的图景,理解诗歌内容。叁赏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品味诗歌语言浅白流畅、自然清新的特点。肆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学习目标
观看视频了解插秧过程,深入情境,体会劳动之美。
情境导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种。在插秧农忙时节,我们能够感受到农民的辛劳,也能感受到劳动之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杨万里描绘的一幅生活图景,感受《插秧歌》的劳动之美吧!
知人论世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以构思精巧,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而自成一家,形成独具一格的诗风,称为“诚斋体”。代表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等,著有《诚斋集》。
畅读感受劳动美,活动一
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móusuōjiǎ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zhāoshà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shìzā
田夫/抛秧/田妇/接。②或“二二一二”,如:唤渠/朝餐/歇/半霎。①若按节拍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七言律诗的朗诵节奏抛、接、插、拔等动词。诗歌中需重读的音等词语写出了农民勤劳朴实的精神品质,在朗读时要重视欢快。诗人用“湿到胛”“低头折腰”情感的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品读感受画面美,活动二
首联选取其中的动词将第一句概括为“抛秧接秧图”,请同学们参照这个范例概括出剩下的四幅图景。诗歌的首联包含两幅图景,诗歌后三联可以分别概括为三幅图景。提示请用简洁的四字词语概括你所看到的图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田妇呼唤图农夫应答图请用简洁的四字词语概括你所看到的图景。
一字千金品动词诗人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诗人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讨论此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有人认为“游离诗外”了,你怎么看?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所以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
艺术活动三手法,绘图景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这五幅图景?这些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效果?壹动作描写“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而又秩序井然的场景。(劳动的秩序美)比喻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表现了农事的繁忙与紧张。(劳动的忙碌美)贰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这五幅图景?这些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效果?肆细节描写诗歌后两联写农妇唤丈夫休息片刻,而丈夫手里只管继续插秧,让农妇照管好家中的鹅和鸭,提防它们踏坏秧苗。这里可以体现出诗人对农村生活观察得细致、体会得深刻,同时也突出表现了农人不辞辛劳、踏实肯干的劳动精神品质。(劳动的奉献美)白描“雨从头上湿到胛”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用简洁朴素的语言表现出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劳动的勤劳美)叁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这五幅图景?这些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效果?伍语言描写诗歌尾联写田夫的对答语言,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田妇赶紧管好那帮鸭鹅,不要作践了秧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显现出农家人的勤劳朴实的精神品质。(劳动的朴实美)
诗歌活动四风格,显真情
《插秧歌》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全诗写得趣、奇、巧、淳,试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小组讨论
趣捕捉场景,新鲜有趣一、二句描写农家插秧的劳动场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农忙时节,分工明确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活也较轻,田妇干;抛秧和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充满生气,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哦,香雪 课件.pptx
-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读书:目的和前提》 课件.pptx
- 05SJ917-8:小城镇住宅通用(示范)设计--重庆地区.pptx
- 05SJ918-4:传统特色小城镇住宅--山西晋中地区.pptx
- 05SJ918-5:传统特色小城镇住宅--新疆伊犁、吐鲁番、喀什、和田地区.pptx
- 16G108-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图示.pptx
- 14SG313 老虎窗、采光井、地下车库(坡道式)出入口.pptx
- 15G611 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pptx
- 16G906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工艺图解.pptx
- 16G908-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预防措施(装饰装修工程).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