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师版)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学与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师版)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学与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了解冷战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

含义: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

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原因:(1)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根本原因)

(2)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的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3)美国和苏联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尖锐对立的意识形态;

(4)美、苏不同的国家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苏联的国家安全战略

提出二战后,美国空前强大,成为世二战后,苏联虽经济逊于美国,但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背景界第一经济、政治、军事大国与政治影响力

战略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反对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

目标共产主义;全球扩张称霸世界义;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

目标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将西部边界扩展到波兰东部地区;为确保东欧国家对

实施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苏联的友好,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

最大障碍

(5)战后美苏双方的对外政策都从大国合作转向了对抗(参见P110“历史纵横”)

(6)人民祈望和平,美苏不敢冒然动武引起新的世界大战

兴起:1946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呼吁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发出了冷战的最初信号;美国在“反

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动率先挑起冷战

(二)战后初期(50年代中期之前)的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国苏联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演说发表,宣布世1947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

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

政治

对共产主义的国家,这篇演说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战的标志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

经济

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地缘1948年6月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相继成立

政治德国分裂

1949年,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成立包括东德和其他东欧国家在

军事简称“北约”(反苏反东欧的军事政治集团)1955内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标志着两极

年,北约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格局正式形成——50年代中期

特征:(1)美苏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并力图控制“中间地带”(明显地缘政治色彩),但并没有爆发

大规模的世界战争;(2)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①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和它的

盟国。②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3)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概念辨析〗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

(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

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

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131726278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