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知识重点与同步测试卷(含答案).docx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知识重点与同步测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

知识重点与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知识重点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知识重点

1.字词理解

生字:要掌握“昼、耘、绩、供、稚、傍”等生字的读音、书写及含义。比如“昼”指白天,点明了劳作时间;“耘”是除草的意思,“绩”表示把麻搓捻成线,展现出乡村农事活动的具体内容;“稚”常用来形容小孩子天真幼稚,诗中描绘出农村儿童参与劳作的童趣画面。

多音字:“供”在这里读“gòng”,有从事、参与之意,与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里儿童参与耕织活动的表意相契合。

2.诗句解读

意境描绘:全诗描绘了一幅繁忙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夏日劳作图。“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展现了农民们白天在田间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男女老少都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农事生产的忙碌场景,体现出乡村生活的勤劳质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则聚焦于小孩子,他们虽然不懂如何耕织,却也在桑树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画面充满童真童趣,从侧面反映出乡村劳动风气的浓厚,以及田园生活的传承性。

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勤劳质朴生活的赞美,对乡村劳动人民的敬佩,以及对这种田园生活中蕴含的浓厚生活气息和传统传承的欣赏之情。

3.文学常识:作者范成大,南宋诗人,其田园诗极具特色,《四时田园杂兴》系列诗作全面且细致地展现了南宋时期农村四季不同的生活风貌、农事活动等,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范成大也因此在田园诗领域有着重要地位。

(二)《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知识重点

1.字词方面

生字:认识“稚、钲、磬、陂、漪”等字词,“钲”是古代一种像锣的乐器,“磬”也是一种打击乐器,在诗中通过对这两种乐器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儿童弄冰玩耍的有趣场景;“陂”指池塘,“漪”指水波,描绘出乡村周边的自然环境特点。

古今异义:部分字词的含义与现代有所不同,如“脱晓冰”中的“晓”,意为早晨,和现代常用的“知晓”等义有别,准确理解这些古义有助于把握诗句原意。

2.诗句理解

内容分析: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以及他充满趣味的冬日弄冰活动。“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钲敲”描绘了儿童早晨从铜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当作钲来敲打的场景,动作描写细致,尽显儿童的机灵与顽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则进一步描写了敲冰发出的清脆声响在树林间回荡,然而突然冰碎落地,发出如同玻璃破碎般的声音,情节富有变化,充满戏剧性,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儿童玩耍时的欢乐与意外。

写作手法: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冰块比作玉磬、玻璃,形象地写出了冰的晶莹剔透以及敲冰声音的清脆悦耳,同时通过声音的描写,从清脆到破碎,形成强烈反差,更突出了儿童游戏的趣味性和意外感,使整首诗充满灵动的生活气息。

3.文学常识:作者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号诚斋,其诗风清新自然、活泼风趣,“诚斋体”的风格在诗坛独树一帜,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中的细微场景和童趣瞬间,深受读者喜爱,对后世诗歌创作也有着积极影响。

(三)《村晚》(宋·雷震)知识重点

1.字词学习

生字:掌握“昼、耘、绩、供、稚、傍”等生字的读音、书写及含义。比如“昼”指白天,点明了劳作时间;“耘”是除草的意思,“绩”表示把麻搓捻成线,展现出乡村农事活动的具体内容;“稚”常用来形容小孩子天真幼稚,诗中描绘出农村儿童参与劳作的童趣画面。

多音字:“供”在这里读“gòng”,有从事、参与之意,与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里儿童参与耕织活动的表意相契合。

2.诗句剖析

诗意呈现:“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描绘了乡村傍晚时分,池塘边绿草如茵,池水涨满,远处的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波之中的优美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又略带孤寂的乡村傍晚意境。“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则将视角聚焦到牧童身上,他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不成曲调的短笛,悠然自得地往家走去,展现出乡村生活的闲适自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质朴的乡村生活情趣。

情感传达: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傍晚美丽景色的欣赏,以及对这种闲适、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眷恋之情,从侧面反映出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和对人们心灵的慰藉作用。

3.文学常识:作者雷震,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这首《村晚》却以其优美的意境、质朴的情感成为描写乡村生活的经典诗作,流传至今,让读者得以领略宋代乡村傍晚的独特韵味。

同步测试卷

一、给下列字注音。(10分)

昼()耘()绩()供()稚()

钲()磬()陂()漪()腔()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童孙未解供耕织”中“供”的读音是()。

A.gōngB.gòng

2.《四时田园杂兴

文档评论(0)

畿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