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口腔颌面外科学王新47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唇裂的治疗计划通过综合序列治疗来恢复上唇及相关结构的生理功能和正常形态1.手术年龄单侧唇裂:3—6月双侧唇裂:6—12月2.早期手术优点婴儿在1岁左右是上唇生长发育高峰,及早恢复上唇的外形和功能有利于唇的正常发育早期手术疤痕小,有利美观及早解除或减少家长的心理障碍完全性唇腭裂者,术后唇部肌肉的生理功能可压迫牙槽裂隙靠拢,有利腭裂手术3.过小年龄手术缺点抵抗力差,麻醉手术危险性大上唇小而细嫩,解剖标志不清楚手术难度加大(四)术前准备全身检查:1、体重(Kg)=月龄×0.6+3出生—6个月=月龄×0.5+36—12个月=年龄×2+8﹥1岁2、营养状况3、心肺情况4、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疾病局部检查:湿疹疖疮皮肤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摄胸片心肺胸腺显示:3天激素强的松5mgtid/po明显增大:暂缓手术胸腺显示心脏畸形术前准备术前3天改汤匙或滴管喂养术前1天备皮术前6—8小时禁食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麻醉选择局部麻醉—眶下孔阻滞基础麻醉—氯胺酮+眶下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原则:安全,保证呼吸道通畅手术方法单侧唇裂:三角瓣法(Tennison) 旋转推进法(Millard)双侧唇裂:前唇原长整复术前唇加长整复术手术步骤定点 切开 缝合手术原则定点:正常解剖标志切开:准确,创缘整齐,必要时松弛切口缝合:无张力,细针细线,对位准确优点:初学易掌握恢复应有唇高缺点:切除正常组织多有损人中下1/3形态不完全唇裂唇高过长三角瓣法(Tennison)1.下三角瓣整复法(1)定点:在健侧唇红缘的唇峰定1点人中切迹处定2点在点2外上方(即患侧唇峰)定点3,使1-2=2-3在健侧鼻孔中点的鼻底线上定点4在患侧鼻小柱根部定点5和患侧鼻翼脚部内侧定点6(6与5缝合后为患侧鼻孔中点,两侧鼻孔等大)测量1-4(健侧唇高)与3-5(患侧唇高)的距离,两者之差(X)即患侧术后唇高=3-5的距离+X=1-4(健侧唇高)在点3的健侧定点7,使3-7=X,角<735大约为120o-135°在患侧唇红最厚处定点8(3与8逢合后成患侧唇峰,使1至同侧口角与8至口角的距离一致)在点8外,以8为圆心X为半径画弧;以点6为圆心3-5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9,使6-9=3-5分别是以8与9为圆心,X为半径,在裂隙外侧与6-8线间画弧相交于点10,使8、9、10成等边三角形各点校验无误后,将亚甲蓝刺入皮内并固定,刺入不能太深以防出血用亚甲蓝将7-3-5,6-9-10-8连接画线三角瓣法(Tennison)*口腔颌面外科学主讲人:王新项目十唇裂与腭裂口腔外科教研室王新嫣然天使基金复习:一、唇与腭的胚胎发育1.胚胎第3-4周,在原始口腔周围形成5个面突,额鼻突位于上方正中,两侧各1个上颌突同步方两侧积压1个下颌突2.第五周时,两侧下颌突在中线联合,形成下颌与下唇中鼻突下方分化成2个内侧鼻突(球状突)到第7周,两侧内侧鼻突在中线联合,形成鼻尖、鼻小柱、上唇中部及前颌上颌突与内侧鼻突联合,形成鼻底、鼻翼和部分面颊;上颌突与下颌突联合,形成口角至此胎儿面部已以初步形成面部发育第3周—第8周一胚胎发育第8周时,自上颌突内面长出外侧腭突,内侧鼻突向后长出内侧腭突第9周时,两侧的内侧腭突在中线联合两侧的外侧腭突与内侧腭突联合两侧的外侧腭突及鼻中隔,在中线融全形成硬腭第12周时,外侧腭突后缘继续生长并在中线处融合形成软腭至此,腭部初部形成,口腔与鼻腔完全分隔腭部发育第8周—第12周二、唇面裂和腭裂的形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即妊娠3个月内,由于某些因素干扰了胚胎的正常发育,各面突间部分或全部未能联合或融合,就形成了唇裂、面裂、颌裂与腭裂等各种畸形二、唇面裂和腭裂的形成单侧唇裂 上颌突与球状突下唇正中裂 两侧下颌突上唇正中裂 两侧上颌突面横裂 上颌突与下颌突面斜裂 上颌突与侧鼻突腭裂 侧腭突与中腭突 和对侧侧腭突三、发病因素㈠遗传因素:家系遗传、多基因遗传㈡营养因素:A、B2、叶酸、泛酸㈢感染和损伤:病毒;不全流产㈣内分泌影响:肾上腺素、地塞米松㈤药物因素:环磷酰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