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小学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阴阴;又
(2)思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要仔细阅读每一句内容,了解诗句的意思,明确描写的对象,并能够概括其特征。“阴阴”写的是“杨柳”的特点,“又”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故答案为:(1)阴阴?又
(2)思乡。
【点评】“柳”谐音“留”,汉人送客至灞桥,折柳赠别。在古代诗歌中是典型的意象,多表达怀人思乡,惜别留恋之意。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等等。另外,柳还可以是美好家园的象征,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幂无重数”。
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昼梦”、“南风”等意象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
(2)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1)青苔;绿树
(2)“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解析】【分析】(1)根据夏季景物的特点答题。“新苔”满地说明是夏天,“绿树”也说明是夏天。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夏季的中午,诗人午睡醒来,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南风把房门吹开,正不停地掀起桌上的书页。因此这里的“偷”是“偷偷的,在人不知不觉时”的意思,它把南风拟人化,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故答案为:⑴青苔;绿树
⑵“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所写季节、时间的能力。每个季节,甚至每个季节每个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事或物,答题时只要结合诗中有关信息分析即可。
⑵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分析,考查的是炼字的艺术。分析“炼字”的妙处,先看诗句写什么内容,然后看所“炼”之字在诗句景物描写或情感的表达方面富有怎样的表现力,起到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释】①子约: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地做官。
(1)?这两首诗歌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___节。
(2)两首诗都与战争有关,但诗人的心境却不完全一样,请作具体赏析。
【答案】(1)重阳节
(2)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恨。但是第一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主要表现对百姓疾苦的忧思和关切;第二首诗通过家书少,对宦游的厌倦,着重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解析】【分析】(1)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从“登高”“菊”等词可以看出是重阳节。
(2)①同:“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意思是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作者以菊花代长安,由长安想到“战场”战火纷飞,血染天街的景象,表现了对战争的憎恨。“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意思是本来因为战乱的缘故,兄弟之间赖以联系的惟一方式就受到了阻隔,偏又遇上这令人伤感的萧萧落叶!同样表现了对战争的厌恶。②不同:第一首诗的“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一句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第二首诗“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意思是自己早已不堪忍受仕途的寂寞和不自由,兄弟都是为战乱所阻啊!则主要突出的是自己对宦游的厌倦,着重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故答案为:⑴重阳节
⑵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恨。但是第一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doc
- 部编版整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课-6.2做负责任的人-教案.doc
- 部编版整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5课5.2预防犯罪信-学案学生版.doc
- 部编版整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4.3诚实守信-练习学生版.doc
-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9课9.1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学案教师版.doc
-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3课-3.1维护秩序学案学生版.doc
-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2.2合理利用网络-学案教师版.doc
-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训练.doc
-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训练.doc
-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生活会对党委书记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批评意见及建议(写稿参考素材).docx VIP
- 2025年生活会对党委书记领导班子批评意见及建议、“四个带头”方面互提意见、存在问题、一对一谈心谈话记录(写稿参考素材)6份.docx VIP
- Danfoss丹佛斯ECL Comfort 310, A333 operating guide 操作指南.pdf
- 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docx VIP
- 第一课 立足时代 志存高远(最新版).pptx
- 一种农业用生物制剂混合装置.pdf VIP
- 二零二四年度农业用生物制剂配方专利转让合同.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设计.pdf VIP
-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pptx VIP
- 《教师的情绪管理》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