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docVIP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二)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陶诗的自然美

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样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受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照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五柳先生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这表明白他的创作看法。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行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志向。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支配,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实行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

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实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妙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似乎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假如仅仅是朴实平淡,不会产生剧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实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正如苏轼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那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簇新的感觉。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在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间的消逝,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特别精粹。“掷”人而去的日月,不愿“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给予了生命。掷字、待字、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前途渐就窄”,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这些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假如没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纯熟自然的地步!

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些朴实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评论。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当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敬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实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绝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语出《文心雕龙》)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探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写诗主要是为自娱、示志,这种创作看法受到后人黄彻、朱熹的确定。

B.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全都平白如话,似乎绘画中的白描,却令人感到赏心悦目。

C.陶渊明即使描写寻常景物,也带有盎然生趣,这与其诗和生活完全相融有关。

D.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作品讲求对偶辞采,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时人的推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旨在阐述陶诗的自然美,并从取材、语言、说理三方面进行论述。

B.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致。

C.由潘德舆的话可知,陶渊明能从万物之中体悟哲理,并能把它写成诗句。

D.文章按“总—分—总”绽开,先总说风格,再详细分析,最终总结升华。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爱自然,求自然,所以他把凡常事物拿来作诗,寻常景象借来析理,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

B.我们在陶诗中很难看到雕琢的痕迹,既因为陶渊明写诗力图朴实,也因为其技巧圆融,作品浑然天成。

C.元好问评价陶渊明“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可以看做陶诗自然、朴实、淳真风格的一个注脚。

D.陶诗统一了朴实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的境界,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1.C

2.B

3.A

【试题分析】

2.B项,“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致”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五段说“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十二首……”,可见文中举出《杂诗》十二首是为证明陶渊明技巧超群,不露痕迹,诗歌纯熟自然。

3.A项,“陶渊明爱自然,求自然,所以他把凡常事物拿来作诗,寻常景象借来析理,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7****0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