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青的《春》诗歌赏析
赏析角度
赏析内容
诗歌背景
《春》写于1937年春天,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此诗是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而创作的,他们在龙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这一事件震撼了全国,激发了艾青的愤怒与创作灵感。
诗歌主题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将烈士的牺牲与春天的到来直接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于反动派的愤怒和仇恨,以及对于烈士牺牲的哀悼和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1.“龙华的桃花”:龙华是烈士牺牲的地方,桃花的开放象征着烈士的鲜血换来了新的春天,也暗示了革命的希望和生命力。
2.“血斑点点的夜间”: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残酷,与桃花的鲜艳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郊外的墓窟”:象征着烈士的安息之地,也是新春天的起点,寓意着烈士的牺牲换来了社会的光明与温暖。
艺术手法
1.?象征:诗歌中的“桃花”、“血斑点点的夜间”、“郊外的墓窟”等意象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2.?对比:诗歌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如黑暗与光明、死亡与新生、悲痛与希望等,增强了诗歌的张力。
3.?比喻:如“绿色的火焰在草地上摇摆”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绿草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情感表达
诗歌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烈士的哀悼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文学价值
《春》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的佳作。它通过诗歌的形式,歌颂了烈士的英勇牺牲,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谈话人对谈话对象的批评意见及整改建议.docx
- 幼儿园小班育儿知识宣传内容.docx
- 幼儿园托育部一日活动.docx
- 幼儿园户外安全管理.docx
- 防欺凌安全教育1分钟内容.docx
- 适合幼儿园聚餐的菜品.docx
- 儿童用眼小常识问答.docx
- 托班幼儿的情绪特点及表现方式.docx
- 教师红色研学活动安排方案.docx
- 数字化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docx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