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节 建构分子模型(第2课时) 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pdf

第2节 建构分子模型(第2课时) 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节建构分子模型(第2课时)

核心概念聚焦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反应一段时间后,甲、乙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实验现象是水电解器两边都有无色气体生成,两管内水面下降

D.由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气、氧气组成

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3.如图是电解水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4.只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水由氢和氧组成B.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C.通电条件下,水能发生分解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N

B.通电后气体产生的速率相同

C.气体M、N的质量比为1∶2

D.检验M、N气体可证明水的组成

6.最近很流行一款杯子——富氢养生水杯(如图所示),广告称闭合开关,3分钟快速改变

水质,迅速生成高浓度氢气。如果广告是真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中产生氢气”属于物理变化

C.氢气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

D.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7.用“”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图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和B.和C.和D.

核心素养提升

8.理论上,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9.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中生成气体(填“A”或

“B”),

b应接电源的极。

(2)图中现象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

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

(3)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气体,

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

10.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把少量的固体

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2)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沾

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保持碘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

蒸气中,馒头(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

此可知,食盐(填“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创新素养应用

11.如图所示,图1是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我市科学老师针对图1实验自创新装置。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