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1.能理解古诗大意,感情朗读吟诵古诗。
语言运用:感受诗中恰切的比喻,领悟诗人运用语言的智慧。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诗句的音韵美、画面美、意境美;
思维能力:在品读中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和笑对人生坎坷,不计较得失的豁达情怀。
二、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体会诗句的音韵美、画面美、意境美;感受诗中恰切的比喻,领悟诗人运用语言的智慧。
教学难点是在品读中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和笑对人生坎坷,不计较得失的豁达情怀。
第一课时
一、以画猜诗,感受诗画世界的共生美
苏轼曾这样评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仅仅是王维,很多诗人的作品中也有这样的特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画,你能猜出是哪首古诗吗?
一幅画就是一首诗,这就是——画中有诗。同样,一首诗也是一幅画,那么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又会是一幅怎样的画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齐读课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朗读吟诵,感受绵延起伏的韵律美
1.诗题中包含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从诗题中读出了什么?题目告诉我们时间、地点、在做什么。“醉书”又让你知道了什么?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苏轼为什么会似醉非醉呢?我们一去去诗中寻找答案。
2.指名读古诗,疏通字音读准节奏。
3.想读好诗文,我们要标一标平仄、认一认入声。平仄是古诗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普通话中的声调有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单点说,阴平阳平的声调在古诗中作平声用,上声、去声的声调在古诗中作仄声用。按照平长仄短入声促的韵律再读古诗,你会读的更有韵味。(板书:韵律)
4.大家发现这首诗押什么韵呢?我们可以把韵脚an适当地往上扬,声音拉长一些,试试吧!
三、以诗化画,品析隽永传神的画面美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大声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这些景物的特点?(侧板书:云雨风水)再读古诗,仔细品味,如果每行诗命名一幅图,你会如何命名?看一看谁的命名更能体现画面美。(板书:画面)(侧板书:黑云翻墨图、白雨跳珠图、卷地风来图、水天一色图)
2.诗人起笔就从云先写起,我们看着云是怎样的?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黑云?“黑云翻墨”,写出了乌云像泼洒的浓墨一样,奔腾,翻滚,迅速地四散开来。
(出示黑云翻墨的视频)看到这画面,你什么感觉?令人战栗,令人恐慌。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3.这场大雨还真的来了,你看出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吗?突如其来的暴雨,像珠子一样跳下来,把岸边的船都打乱了。
你觉得哪个字词最为精妙,为什么?“跳珠”用得好,它突出了雨点之大、色泽之晶亮,有如千万颗晶莹闪亮的珍珠从天上倾泻下来。请大家再读体会。
此时,苏轼看黑云不再是黑压压的云,而是——墨水被打翻了,看白雨不再是暴雨,而是——活蹦乱跳的珍珠。
小结:苏轼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所见的景物联想开去。可见,比喻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想开去”。(板书:比喻)
4.最后两句话,写出了什么景象?一阵大风过后,瞬息之间雨过天晴,湖面变得风平浪息。你从这两行诗又发现了这雨有什么特点?
是的,一个“忽”字既写出了风威力之大,也写出了天气变化之快,这就是西湖多变的夏天。
四、知人论世,感悟旷达乐观的人格美
1.刚才我们跟随苏轼,一起去观赏了西湖上与众不同的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诗句中,黑云和白雨又有怎样的含义呢?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也试着“想开去”吗?
2.“黑云”和“白雨”暗指王安石进行的变法。“卷地风”代表苏轼变法取消的渴望。看来,苏轼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坦然对待,微笑面对,充满希望。
3.无论何种境遇,苏轼总能乐观面对,难怪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苏轼——“苏轼,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再读读这首诗,把苏轼的人格魅力融入其中。(板书:人格)
就是这个西湖,在和风细雨中你会吟起——(《饮湖上初晴后雨》),在狂风暴雨中吟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湖的美,美在自然,美在韵致;古诗的美,美在韵律,美在画面,美在修辞;人格的美,美在旷达,美在智慧,美得令人陶醉!(板书:醉)。
板书设计:
醉
韵律画面
修辞人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花之歌》教学设计.doc
-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浪淘沙》 教学设计.doc
- 《浪淘沙》 课时练.doc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课时练.doc
- 《盼》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桥》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宿建德江》 教学设计.doc
- 《宿建德江》 课时练.doc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doc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