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唾液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一、涎腺肿瘤的概况
发病率:口腔颌面部的肿瘤中较高
来源:绝大多数为上皮性肿瘤,少数是间叶组织来源
不同解剖位置的唾液腺,其肿瘤的发生率是不同的;一、唾液腺良性肿瘤
最常见,多形性腺瘤(混合瘤)
肿瘤含有:肿瘤性上皮组织、粘液样组织或软骨组织。
1.临床表现(极少数双侧同时发生)
(1)好发部位:腮腺下颌下腺腭部小唾液,舌下腺少见
(2)好发年龄:30~50岁为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
(3)肿块特点:无症状,缓慢生长,病程较长,部位可浅可深
肿瘤边界清楚,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实性、有结节,突起的结节可有囊性感
肿瘤增大,耳垂上抬、面部畸形;肿瘤恶变征:
1、肿瘤突然生长迅速,局部出现疼痛、面神经麻痹等症状。
2、病程长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也可能发生恶变。(警惕)
3、文献报道多形性腺瘤总的恶变率约为3%-4%
X线造影示:大唾液主导管因受压移位、弯曲、变细,但无中断现象,分支导管呈“抱球状”改变,腺泡可出现充盈缺损;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复发(临界瘤)
多形性腺瘤易复发原因的几种观点:(1)肿瘤包膜常不完整
(2)手术沿包膜剥离剜出术(3)在手术过程中挤压,瘤细胞种植
初步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造影检查确切诊断:术后病理诊断。
术中为协助诊断和确定手术方式,须做肿物切除冰冻切片检查
手术治疗:为防止肿瘤复发,必须连同肿瘤周围的腺体组织一并切除
1.腮腺多形性腺瘤:应采取解剖保存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
2.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应包括颌下腺及肿瘤切除
3.腭部小唾液腺多形性腺瘤:行肿瘤及粘膜切除,骨质有凹陷者,部分骨质切除;二、唾液腺的恶性肿瘤;1.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恶性程度低)
临床上多发生在腮腺部位,与多形性腺瘤较相似,呈无痛性缓慢生长的肿物。
病史长,大小不等,形态欠规则,边界限清或不清,活动度较差,质地偏硬,
有时可呈囊性,表面粘膜呈浅蓝色,破溃流出淡黄色粘稠液体,
面瘫症状少见,淋巴转移少见。
磨牙后区及腭部的肿瘤:位置表浅,易出血。穿剌抽出少量血性紫黑色液体
鉴别:易被误诊???囊肿或血管瘤
2.低分化的粘液表皮样癌(恶性程度高)
生长迅速、伴有疼痛、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粘连而不活动;
常可侵犯面神经或舌下神经;淋巴转移率较高;也可随血循转移;粘液表皮样癌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
高分化者:应尽量保留面神经功能,全腺叶及肿瘤切除
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则不能保留面神经,并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