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鄄城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思想政治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1第一、二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

③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劳动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由材料可知,跋山遗址群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存,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此时,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④符合题意。

①: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①与题意不符。

③: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材料为旧石器时代,显然不是原始社会末期,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恩格斯曾评价说:“氏族制度的伟大,但同时也是它的局限性,就在于这里没有统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由此可见()

A.统治和奴役的出现有其积极意义 B.氏族制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制度形式

C.人类历史就是统治和奴役的历史 D.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制走向灭亡

【答案】A

【解析】

【详解】A:原始社会,人们之所以不得不在氏族制度下共同生产、平均分配,之所以没有统治和奴役关系存在的可能性,是由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这种情况决定的。但是,生产力总是要向前发展的,而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和阶级、统治和奴役关系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出来,而“没有统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的氏族制度,也就注定地要走向解体和灭亡,A符合题意。

B:氏族制度是与原始社会极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制度形式,并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制度形式,B不选。

C:原始社会没有统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C错误。

D:恩格斯的评价未不涉及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制走向灭亡,D不选。

故本题选A。

3.中国古代诗词向来有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唐代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劳而获的豪富贵族的愤怒之情。造成农民疾苦而贵族花天酒地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专制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B:造成农民疾苦而贵族花天酒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B正确。

AC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专制制度、封建等级制度,都不是造成农民疾苦而贵族花天酒地的根本原因,ACD排除。

故本题选B。

4.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亚当·斯密“在下面这点上是对的: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导致劳动“始终令人厌恶”的根源

②劳动只有摆脱了外在的强制性才是“自由和幸福”的

③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劳动形式的变化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

④在雇佣劳动形式下,劳动创造的全部财富被雇佣者无偿占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这说明劳动只有摆脱了外在的强制性才是“自由和幸福”的,而生产资料私有制压迫和剥削存在的根源,也是导致劳动“始终令人厌恶”的根源,①②正确。

③:材料强调不同社会形态的劳动形式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且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的改变带来劳动形式的变化,③说法错误。

④:在雇佣劳动形式下,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被雇佣者无偿占有,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海外网报道,2024年美国第一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2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