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4-2025学年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四川三星堆遗址的年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在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很少见,但青铜尊、罂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材料可以说明()

A.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重要影响

B.中华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C.商周时期各地区间交流十分频繁

D.商周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如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很少见。同时,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尊、罂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器形和风格上一致,这这表明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既有各自的特色,又存在共同的元素,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地理环境对三星堆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四川地区与黄河流域的文化交流,C项中的“各地区”的表述在空间范围上过于宽泛,“十分频繁”在程度上也有夸大,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商周时期统治秩序的等级性,排除D项。故选B项。

2.“王”在古文字中是斧钺之形。商王自称“予一人”宣称他代表部众对天负责,又代表“天”统辖部众。周王的“天子”之称,则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意义。材料反映了()

A.政治权力的集权化倾向 B.专制政治体制初步建立

C.君主依仗武力进行统治 D.血缘与政治联系很密切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商周(中国)。据题干“商王自称‘予一人’宣称他代表部众对天负责,又代表‘天’统辖部众。周王的‘天子’之称,则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意义”及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统治者借助神权强化自身权力,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权力的集权化倾向,A项正确;商周时期专制政体尚未建立,排除B项;从字义上看,“王”的权力可能源于军事和武力,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血缘宗法,也没有反映血缘与政治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孔子有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老子强调“损有余而补不足”,主张平均分配。韩非子主张堵塞个人私利而一概按功行赏。他们的思想主张()

A.旨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B.体现了重构社会秩序的意愿

C.推动了新型政治体制的建立

D.体现了传统民本政治思想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说:“政的意思的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老子说“自然的规律是减少多余的以补充不足的”,韩非子认为要论功行赏堵塞个人私利,春秋战国时期,“公正”成为很多学派共同追求的政治主张,体现了当时动荡失序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重构社会秩序的期待,B项正确;孔子和老子是代表奴隶主旧贵族利益,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的思想有利于推动封建社会的确立,而孔子代表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排除C项;材料侧重于公正平均的思想,没有出现民本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4.《晋语》载:“大国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一旅”为五百顷,“一卒”为一百顷,这是一种食田之制。食田一般是任职授与,去职交还。由此可见,当时()

A.世卿世禄制逐步形成 B.分封制度最终瓦解

C.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社会出现转型趋向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春秋时期(中国)。据题干“‘一旅’为五百顷,‘一卒’为一百顷,这是一种食田之制。食田一般是任职授与,去职交还”及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述的“食田制”是俸禄制的早期形态,是官僚政治萌芽的表现,反映了社会正在经历由世卿世禄制向官僚政治的转变,这也是君主专制集权政体逐步形成的一种表现,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趋向,D项正确;这一时期的世卿世禄制正逐步走向瓦解,排除A项;分封制度在这一时期正在走向瓦解,但还没有最终瓦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