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州城市规划旅游20032020.pdf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州城市规划-旅游2003-2020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常州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增

长和持续发展,尽快把常州建成旅游整体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

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旅游强市,依照《旅游发展规划管理

办法》和《旅游规划通则》,编制《常州市旅游发展规划(2003—2020)》

(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常州市旅游发展宏观指导性文件,

辖区内各区、市(县级市)和旅游区在编制旅游发展或旅游开发建设

规划时,原则上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第2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常州市行政区域所辖范围,包括常州境内的金坛、

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钟楼、天宁、戚墅堰5个区,总面积

4375平方公里。

第3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3—202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发展阶段

近期:2003—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第4条规划依据

(1)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1999

(2)《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3)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2000

(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

(5)《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6)《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沿江开发的意见》2003

(7)《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

(8)《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及到2020年远景规划2000

(9)《关于实施江苏旅游倍增计划的意见》2000

(10)《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1

(11)《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

(12)《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计划纲要》2000

(13)《常州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

2000

(14)《常州市2001—2010年文化名城建设规划纲要》2001

(15)《常州市“十五”发展重点专题计划汇编》2001

(16)常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2

第5条规划原则

旅游与区域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原则;市场导向,创新发展原则;

系统整合,经营城市原则;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突出主题、强化特

色、创造名牌原则;因地制宜,供需匹配,适度超前发展原则;刚性

规划与弹性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旅游发展条件与发展趋势

第6条常州市旅游业发展阶段与经验与教训

常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58-1977年),为

接待事业时期;初步发展阶段(1978-1990年),为向经济产业转化

时期;快速发展阶段(1991以来),为产业提升时期。

常州市旅游业发展经验和教训是:改革开放是常州旅游业发展的

根本前提;依托资源、市场和经济条件,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

服务全社会,促进大发展,是常州旅游业发展的立足点;政府高度重

视,实施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是常州旅游业发展的动

力;丰富旅游产品,创造旅游品牌,集中力量重点开发具有市场震撼

力的重点旅游项目,同时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是常州旅游业发展的核

心;要在注重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重视旅游的社会与环境效益,

进一步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旅游与自然、文化和社区

文档评论(0)

徐风寒山肆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