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形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掌握药物作用的两重性,熟悉药物作用方式。
能够根据现有基础形成自主学习的观念,运用药物作用的两重性知识指导患者用药。;;一、药物作用;1.局部作用:在用药局部即出现的作用,如抗酸药。
吸收作用: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分布到各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如阿司匹林、青霉素。;2.直接作用:药物对所接触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如阿托品的直接扩血管作用。
间接作用:药物的某一作用通过机体的神经反射而引起的另一作用,如去甲肾上腺素由于升压引起的心率减慢。;3.选择性:是药物分类依据和临床选药的基础。
药物的选择作用:药物吸收入血分布于各组织器官,只选择性地对某组织器官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明显作用。如地高辛对心脏的作用,尼可刹米对中枢的兴奋作用。;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一)防治作用:
1.预防作用(prophylaxisaction)
2.治疗作用(therapeuticaction):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treatment)
(2)对症治疗(symptomatictreatment)
(3)替代治疗(replacementtherapy);(二)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s,ADR):
1.定义: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
2.分类:
(1)副反应(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特点:①一般轻微;②药物本身所固有,不可避免;③由于药物选择性低造成。④与治疗作用可相互转化。;阿托品;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危害性反应。
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多损伤肝、肾、骨髓、内分泌等。
特殊毒性(三致作用):致癌、致突变、致畸;反应停事件;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药物(或代谢产物、其中的杂质)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4.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与常人不同。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最小有效浓度(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GSH;6.停药反应(反跳现象):长期用药突然停药时原有疾病症状加剧,又称回跃反应。??β受体阻断剂、巴比妥类、糖皮质激素等均可引起。
7.继发反应: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如长期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8.耐受性: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降低,需增加药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
9.依赖性:长期用药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需要连续用药的现象。可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
*注: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耐受性和依赖性吗?;复习和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