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湖南省长郡二十校联盟(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预热演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2025届湖南省长郡二十校联盟(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预热演练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届湖南省长郡二十校联盟(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预热演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中的先秦文献可以用来说明()

史料

出处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尚书·尧典》

民生之所欲,天必从之

《尚书·秦爷》

君子以容民畜众

《周易》

君子以振民育德

《易·盅》

A.统治者重视百姓监督 B.民本思想植根于历史传统

C.天命观发生根本改变 D.儒家仁政思想已深入人心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民生之所欲,天必从之”“君子以容民畜众”“君子以振民育德”等信息可知,《尚书》《周易》的相关内容意思是,统治者弘扬大德让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后又协调百姓,上天能顺应民心所向所求,君子应该以容人之量来积蓄民众,接济帮助人民来涵养自己的德行,这些都说明先秦时期存在朴素的民本思想,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崇德爱民,未涉及百姓对统治者的监督,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天命观,排除C项;《尚书》《周易》相传为春秋孔子所整理,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思想,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

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 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C.秦统一后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可知,秦朝官营手工业都使用服役工匠、刑徒和奴婢,这些人口属于国家管理下的人口,与战国时期雇佣的工匠相比,更有利于控制,侧面反映了当时大一统国家建立后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加强,D项正确;材料不体现手工业水平,且国家统一有助于手工业发展,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国家经济政策,排除B项;材料不体现重农,也与商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官营手工业多数不面向市场,排除C项。故选D项。

3.春秋时期外交“是循着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的”。这一变化()

A.是应对时局的必然选择 B.表明外交思想日臻成熟

C.体现了儒法势力的消长 D.使列国间利益冲突加剧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材料“趋向重现实的利益......趋向诈伪和计谋”和所学可知,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纷争不断,各国竞争日益残酷,其外交经历了道义宣示向功利主义的转变过程,A项正确。忽视道义趋向功利并不意味着外交思想的成熟,排除B项;法家作为一种主要派系是在战国时期出现,排除C项;列国间利益冲突加剧使得外交战略技巧变化,因果倒置,而且外交战略谋划和外交技巧的持续创新顺应时代发展,可以促进由兼并走向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4.隋文帝开皇年间,陆法言编订《切韵》一书,据陆法言所说,《切韵》之目的在于创建一个可以广泛应用的音韵之规范。他还指出,当时各地的文人发音都非雅音,所以非常需要如此韵书。《切韵》的编订()

A.便利了文化交流 B.扩大了选官基础

C.实现了思想统一 D.推动了方言传播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各地方言流行,不利于交流,《切韵》规范了大家的语言发音,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扩大选官基础的是科举制,材料不涉及,排除B项;《切韵》只是规范语言,而非统一思想,排除C项;切韵起到了规范语言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方言传播的,排除D项。故选A项。

5.如图呈现的是辽代人口迁移路线情况。人口迁入()

A.呈双向流动的特征 B.缘于海外贸易的繁荣

C.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D.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