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编钟,作为西周王室王权的一种象征,是礼制最好的体现。按照西周王室对雅乐的正规要求,编钟必须具有宫、商、角、徵、羽这五个正声。可是,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编钟却打破这一传统,出现没有角音的乐器,而且这种乐器的音调正与当时山西地方的民族歌调相对应,成为地方歌调的一种体现。这一变化()

A.弱化了尊贵卑贱的等级差别 B.得益于国民艺术素养的提升

C.印证礼器向世俗转化的过程 D.体现了中央集权弱化的趋势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编钟是西周王室王权的一种象征,是礼制最好的体现,但春秋时期编钟却打破了这一传统,出现没有角音的乐器,这种乐器的音调正与当时山西地方的民族歌调相对应,成为地方歌调的一种体现,这说明原是王室王权象征的编钟为了适应山西地方的民族歌调而做出了改变,有力的印证了礼器向世俗转化的过程,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尊贵卑贱的等级差别,排除A项;材料并未交代编钟的这一变化是因民众的艺术素养而提升,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并未有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

2.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

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 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

C.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 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先秦至秦朝时期。根据材料“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可知,秦朝时期臣下对君主的上书具有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含义,这是秦朝皇权至高无上的必然要求,说明文体称谓的转变具有强化专制统治的色彩,B项正确;秦朝废除了西周时期的封建等级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秦朝实现统一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对峙,在政治上互不承认。南朝《宋书》对北魏祖先的记述中提道:“索头虏姓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北朝《魏书》中提道:“拓跋鲜卑为黄帝少子昌意之后。黄帝以土为德,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这些记载反映了南北政权()

A.对彼此正统地位否定 B.对华夏文化的共同认同

C.政权更迭均十分频繁 D.族群界限已经基本消失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南朝政权,还是北朝政权,都认为鲜卑族的祖先是华夏族,说明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共同认同,B项正确。材料强调南北朝对鲜卑族祖先的认识,对彼此正统地位否定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相对稳定,政权更迭均十分频繁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魏晋时期族群界限仍然存在,基本消失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4.唐朝,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

A.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 B.借此削弱尚书省的权力

C.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 D.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