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4-2025学年高一

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全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5月,我国古生物科考队在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发现了新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鱼龙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是一种重新返回到海洋生活的爬行动物。下图为鱼龙部分骨骼化石景观和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喜马拉雅鱼龙生存时期,西藏自治区定日县的自然环境是()

A.森林B.沙漠C.海洋D.沼泽

2.鱼龙最早出现的时间最接近()

A.三叠纪B.寒武纪C.泥盆纪D.第四纪

3.推测鱼龙重新返回海洋生活的原因最可能是()

A.裸子植物的衰落 B.海洋食物资源较丰富

C.陆地面积迅速扩张 D.与剑齿虎食物竞争激烈

【答案】1.C2.A3.B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鱼龙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说明其生存的地质时期定日县为一片海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鱼龙最早出现在约2.5亿年前,此时段正值三叠纪早期或二叠纪末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二叠纪末期自然环境发生突变,造成了大部分生物的灭绝,为了寻找更丰富的食物资源,以鱼龙为代表的部分陆生爬行动物开始重新返回食物资源更丰富的海洋中生存,B正确;裸子植物的衰落出现在白垩纪(中生代),A错误;二叠纪末期陆地面积没有迅速扩张,C错误;剑齿虎为哺乳动物,出现在第四纪,D错误。故选B。

当地时间2024年8月6日0时37分左右,日本鹿儿岛县樱岛南岳山顶火山口喷发,火山灰柱最大高度达3000米,火山灰中含有大量水蒸气和颗粒物。下图分别示意火山喷发景观和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4.此次火山喷发()

A.改变了干洁空气的组成成分 B.火山灰到达平流层内

C.可能增加周边区域降雨的发生 D.减少了大气杂质含量

5.右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

A.QB.MC.ND.P

6.大气中弥漫的火山灰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

①Q增强②P增强③N增强④M增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4.C5.B6.C

【解析】

【4题详解】

火山喷发时产生大量水蒸气和颗粒物,大气中作为凝结核的杂质增多,随着水蒸气不断上升,易冷却形成降雨,增加周边区域降雨概率,C正确、D错误;火山喷发会对干洁空气的成分占比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改变干洁空气组成成分,A错误;火山灰喷发的最大高度为3000米,可知位于对流层内,B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读图,图中Q表示大气反射,P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N表示大气逆辐射,M表示地面辐射,故M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正确,排除ACD。故选B。

【6题详解】

大气中弥漫的火山灰对太阳辐射形成遮挡,火山灰增强了Q(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①对;减弱了P(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M地面辐射也随之减弱,②④错;火山灰使大气密度增加,增强了N大气逆辐射作用,③对。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砂田也叫石田,是用不同粒径的砾石和粗砂覆盖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国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耕作方法。图1示意水循环环节,图2示意砂田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7.图1中代表地下径流环节的是()

A.aB.bC.dD.e

8.在土壤表面覆盖砾石和粗砂后()

A.地下径流减小B.水分下渗量减少C.地表径流增加D.水分蒸发量减少

9.使用这种耕作方法的地区最可能()

A.干旱缺水B.降水丰富C.蒸发微弱D.地表崎岖

【答案】7.C8.D9.A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1可知,a表示从大气水转变为地表水、海洋水的过程,为降水;b表示从地表水、海洋水转变为大气水的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