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像夏朝一样,商朝的统治者依靠一大批政治盟友的力量并借助庞大的城镇网络治理国家。这些城镇的统治者承认商朝国王的权威,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商王制定政策或者扩展商王在王国内的影响。这可用于说明,在商朝

A.国王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B.中央已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

C.王权借助神权治理国家政务 D.内外服制度存在明显的局限

2.梁启超评论道:“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这反映了“周朝的革命”

A.打破了血缘政治体制 B.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C.标志着国家的正式形成 D.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3.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而法家则更注重于制度规范,以法的严密强化为治理的出发点。三者治国思想体现的核心精神是()

A.强调德治,平易亲近 B.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

C.切合人事,实用理性 D.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

4.《左传》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坐大

B.王室衰微

C.封邦建国体制瓦解

D.经济领域变革

5.从商鞅到李斯,秦国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这些相虽然权倾一时,名动天下,对秦统一全国有莫大的功劳,但却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世袭于子孙。这从侧面说明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是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克服了来自内外的挑战

C.较早建立了官僚制 D.得到了天下名士的拥护

6.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 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7.从公元前105年开始,两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最多的年份屯军人数多达几千人。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一举措

A.根本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 B.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

C.为丝绸之路开通铺平道路 D.开始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

8.汉初统治者政治上抑制商人,经济上不抑商业;汉文帝实行“入粟拜爵”;汉景帝废除商人不得为官的禁令。商人实力越来越强,大商人甚至以财力与朝廷抗衡。针对这一问题汉武帝

A.实行推恩令 B.抑制土地兼并 C.推行盐铁官营 D.迁移地方豪强

9.遥领制度,是指对不入版图之地,设刺史、郡守以辖之,主要集中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政府对于沦陷区域的诸多州郡县,仍然任命官员以遥领,并不在意有无固定人口。这说明

A.制度创新加强中央集权 B.冗官泛滥削弱统治力量

C.分裂时期暗含统一因素 D.郡县制度符合时代潮流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少数民族政权创立者对其祖先追述如下

政权及创立者

民族

史书记述

出处

汉刘渊

匈奴

汉室之甥

《晋书·刘元海载记》

夏赫连勃勃

匈奴

大禹之后,世居幽朔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北燕慕容氏

鲜卑

有熊氏(炎帝)之苗裔,世居北夷。

《晋书·慕容廆载记》

北魏拓跋氏

鲜卑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魏书·序记》

该记述可以说明A.北方民族共同的民族起源

B.北方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C.北方民族政权的制度沿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

11.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下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唐)刘禹锡

《马嵬行》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五代)刘昫等

《旧唐书》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12.如图为唐宋政府钱币与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