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湖北汉江中游的李营遗址出土的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陶器主要有罐、鼎、盆、甑、大口尊、缸、器盖、豆等,这些都是二里头遗址典型器物。石器主要有刀、锛、斧、凿等,均为二里头遗址典型石器种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夏文化具有一定辐射力 B.手工业生产分工趋向精细化
C.南北区域文明同步发展 D.商业贸易推动早期国家出现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里头遗址对应时期是夏代,汉江属于长江流域,根据材料“这些都是二里头遗址典型器物”“石器主要有刀、锛、斧、凿等,均为二里头遗址典型石器种类”可得出李营遗址的器物与中原地区二里头遗址非常相似,这表明夏文化传播到长江流域,对长江流域文明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力,A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这些器物是如何生产的,无法得出手工业的生产分工情况,排除B项;“南北区域文明同步发展”不符合史实,中原文明的程度较高,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这些器物是否与商业贸易有关,也看不出贸易与早期国家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东汉太原孝廉王烈在乡里“建学校,敦崇庠序”,其门人的言行为周围百姓所效仿,乡里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变。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家乡境内“宗族称孝,乡党归仁”。由此可知,王烈的举措()
A.借助了乡约治理价值 B.渗透了礼法并用的治理观念
C.发挥了基层教化的作用 D.促使社会风气发生根本转变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建学校,敦崇庠序”“乡里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变”“宗族称孝,乡党归仁”可知,王烈的举措推动了基层社会的教化,带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C项正确;乡约主要出现于宋代,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礼法并用,排除B项;“根本转变”夸大了王烈的行为及影响力,排除D项。故选C项。
3.唐朝,绫绢坊、铜坊、纸坊、染坊等家庭手工作坊大量涌现,如定州大富何明远,“资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扬州一富人,家“有广厦,百工制作毕备”。据此可知,唐代()
A.私营手工业具备一定规模 B.“工商食官”的限制放宽
C.手工业生产地域分工明显 D.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变革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代……手工业作坊大量涌现”可知,在唐代手工业作坊的数量和规模发展迅速,这种数量与规模体现出在私营手工业领域中已有一定的民间资本投入,A项正确;“工商食官”制度在春秋战国时已经瓦解,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地域分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所述的手工业仍是作坊形式,未体现出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
4.至元二十年(1283年),四川行省在滇东北等地区“大处为州,小处为县,并立总管府,听顺元路宣慰司节制”;赋役税收“比之内地”。这些做法()
A.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加速 B.拓宽了元朝政府的统辖范围
C.推进了边疆内地治理一体化 D.缓解了民族矛盾与压迫问题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滇东北、黔西北彝族地区设行州、县等行政统治机构,并在这些地区赋役税收“比之内地”,这些做法推进了边疆内地治理一体化,C项正确;材料所述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且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元代统治范围的变化,排除B项;对少数民族统治区域实行与中原地区的一体化管理措施,无法反映民族矛盾改善,排除D项。故选C项。
5.黄宗羲认为“西人汤若望,历算称开辟,为吾发其凡,由此识阡陌”。他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对天文、地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具有很深的造诣,“实开浙人研治西洋天算之风气”。黄宗羲的言行()
A.促使近代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阜阳市2023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张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模拟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卷五历史试题.docx
-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